日前,江蘇泰隆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科研機構聯合開展的“核電機組與其他特殊行業5000kW以上大功率立式齒輪箱機組”科技攻關取得了多項突破。由泰隆開發研制的首批4臺套大型核電機組,經我國核電項目承包方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和國際核電設備供應商FLOWSERVE(美國福斯公司)審核批準,分別運抵新建中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與福建寧德核電站基地進行基礎安裝。
核電裝備技術是決定核電發展速度的關鍵,長期以來,我國部分核電設備一直依賴國外,迅速提高國產裝備在核電建設中的比重迫在眉睫。核電齒輪箱是用于核電站機組CRF系統,向核島和常規島提供循環冷卻水的關鍵組合裝置。由于核電裝備屬于特高精密性制造領域,在我國已建成投運的核電機組中,全部的齒輪箱機組均需從發達國家進口。我國核電齒輪箱裝備技術首次實現國產化,突破了長期受制于美、德、日等發達國家大型核電齒輪箱機組的局面。
紅沿河與寧德核電齒輪箱機組分別為5900kW與6700kW的大功率立式齒輪結構,對齒輪及軸承壽命、抗振動與降噪音要求特別高。一般通用齒輪箱的使用壽命不超過10年,而該產品的設計使用壽命卻高出普通齒輪箱的4倍,必須滿足40年的使用要求。研究人員在確立我國核電齒輪箱產品標準時,以國際核電齒輪箱基本參數為基礎,并參照核電領域應用特定要求進行工藝設計與產品創新。在國內首次采用ADAMS動力學分析軟件建立了動力學模型,并將其作為工藝設計與制造的理論基礎,同時采用有限元和邊界元分析,遺傳算法、三維機械設計等現代優化方法對設備的主要零部件結構參數和動力性能進行精心設計。經專家組鑒定,確認該核電齒輪箱機組填補國內空白,各項技術性能指標達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