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桿線:電力桿線 導線(俗稱電線)本身及其支持電桿等.
2 季節電價:依各地供電成本差異,而分別訂價之電價制度.
3 時間電價:依不同供電時間之供電成本分別訂價之電價制度.現行電價表依時段劃分為二段式時間電價(離峰、尖峰時間)與叁段式時間電價(離峰、半尖峰、尖峰時間).
4 尖峰時間:尖峰時間係指電力系統供電承受負載較高的時段. 如為二段式時間電價其尖峰時間為週一至週五(離峰日除外)07:30~22:30. 如為叁段式時間電價其尖峰時間為夏月週一至週五(離峰日除外)10:00~12:00及13:00~17:00.
5 半尖峰時間: 叁段式時間電價供電時間劃分之一種,半尖峰時間為夏月週一至週五(離峰日除外)07:30~10:00、12:00~13:00及17:00~22:30,非夏月週一至週五(離峰日除外)07:00~22:30.
6 離峰時間:離峰時間係指電力系統供電承受負載較少的時段
7 離峰日:電價表所列示全日適用節日,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及國慶日.
8 尖峰用電:尖峰時間使用之電力.
9 尖峰電價:選用時間電價之用戶尖峰時間用電所適用之電價.
10 風場:風場(Wind Farm或Wind Park),中文亦有譯成「風車園區」,意指在風力資源良好的區域,集中佈置多部風力機組,而形成一處兼具發電及觀光雙重功能的景點.
11 半尖峰電價:選用時間電價之用戶于半尖峰時間用電所適用之電價.
12 離峰電價:選用時間電價之用戶于離峰時間用電所適用之電價.
13 TOU電表:時間電價(time-of-use)電表,該表主要裝置在選用時間電價的用戶,主要功能在依時間紀錄用戶的用電情況.
14 契約容量:裝置契約容量 需量契約容量?? 用戶與電業部門約定之用電容量,作為基本電費計算之依據,依用戶用電種類不同可分為裝置契約容量與需量契約容量兩類. 裝置契約容量為用戶以其用電設備之總裝置容量訂定契約容量. 需量契約容量為用戶與本電業部門雙方約定15分鐘平均之最高需量值為契約容量.
15 基本電費:依用戶申請之契約容量每月計收之電費,主要在反映本電業部門投資電力設備所發生的固定成本.
16 流動電費:依用戶實際用電度數計收之電費,主要在反映本電業部門經營電力事業所發生的變動成本.
17 超約用電:分為二種情況: 1.「需量契約容量」超約用電:當用戶之最高需量超出其所申請的契約容量時稱之.超出部分在契約容量10%以下,按二倍計收基本電費(即超約附加費),超出部分在契約容量10%以上,按叁倍計收基本電費. 2.「裝置契約容量」超約用電:當用戶之實際裝置的器具總容量超出其所申請的契約容量時稱之,超出部分概依竊電處理.
18 可停電力:契約容量用戶配合電業部門實施負載管理,于約定時間減少負載用電量,電業部門則以扣減基本電費方式回饋用戶.
19 優惠電價:符合法令規定之特定用戶(如軍眷、學校、農業、路燈等),其依法享有之電價優惠或電價折扣.
20 限電:負載限制指電源供電不足時,為維護電力系統安全,避免系統頻率降低,影響供電品質,及更大規模的停電,電業部門依法得採取限制用戶用電,稱之為「負載限制」.「負載限制」可分為二種情況,即「緊急負載限制」及「計畫性負載限制」.
21 無預警限電:緊急負載限制 電力系統突然發生發電機跳機、輸電線跳脫使得電源不足或設備超過負荷、電壓突然降低需要立即實施之負載限制.
22 限電措施:計劃性負載限制 「限電措施」為通俗用語,同「計劃性負載限制」說明.
23 輪流限電:輪流停電 「計劃性負載限制」的一種,指電源不足時,對契約容量未超過一千瓩及一般用戶,實施分區輪流停電,塬則上每輪次為五十分鐘.
24 工業限電:無預警工業限電{計劃性負載限制}的一種,指電源不足時,對契約容量1,000KW以上工業用戶實施限制用電. 依經濟部頒布之「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規定,採取工業限電時,皆須于前一日下午四時前個別通知工業用戶,「無預警工業限電」應係誤解.
25 代繳電費:用戶透過金融機構以轉帳支付每期應繳電費的方式.
26 代收電費:用戶持電費繳費單在代收電費期限前向電業部門約定的受理繳費服務機構、金融機構繳付電費,或利用約定的金融機構自動提款機、電話語音、網際網路等方式繳付電費.
27 承裝費:產權屬用戶所有之用電設備(器具及線路),由用戶自行委託合格之電器承裝業代為裝置時,需支付給電器承裝業者之費用.
28 電力調度中心:電力調度中心指依電業法規定成立,負責電力調度之財團法人.
29 負載管理:本電業部門透過時間電價、可停電力及空調週期性暫停等電價誘因方式,引導用戶調整其用電習慣,將尖峰時間用電移轉至離峰時間使用,稱之為「負載管理」.用戶配合「負載管理」措施不但可以減輕電費負擔,本電業部門亦可降低供電成本,延緩投資興建新電廠.
30 供電量:供電量=凈發電量+購電量-抽蓄用電.
31 發電量:一般指「凈發電量」.凈發電量=廠毛發電量-廠內用電量.
32 最高瞬間負載:在特定時間內(每日、每月、每年)電腦每2至3秒鐘取一次系統負載值中之最高者.
33 尖峰負載:亦稱「最高負載」,在特定時間內(每日、每月、每年)各時間單位(電業部門定為每小時)輸出電力中之最高值.
34 機組容量、裝置容量:機組容量,即發電廠機組之裝置容量,通常以構成該機組之塬動機或發電機之設計容量稱之(取用二者中較小者),如以系統而論,則為該系統所有發電廠裝置容量之和.
35 系統凈尖峰能力:亦即「凈尖峰能力」(Net peaking capacity).各發電機組在正常發電情況下,可提供給系統之最大出力,即為凈尖峰能力.
36 備用容量:「備用容量」=「系統凈尖峰能力」-「系統小時尖峰負載」.備用容量以備系統檢修、緊急跳脫、運轉或未預估之負載使用.
37 備載容量、備轉容量 備用容量 「備載容量」、「備轉容量」均為誤用語,正確用語為「備用容量」(Reserve margin).
38 備用容量率:「備用容量」佔「系統小時尖峰負載」之百分比.
39 無效電力:電能與功能傳授過程中,電能中不能變為功能之部分稱謂「無效電力」.以公式表示:無效電力=V I sinθ.
40 跳電:因用電設備故障,導致相關保護開關動作(如斷路器啟斷),而中斷供電的現象.
41 電力網、電力系統:聯結各發電廠傳送電力至各用戶之間的輸配電網路稱為電力網,又稱電力系統.
42 跳機:與電力網聯結、運轉中的發電機組,因自動保護信號動作或緊急手動操作,使發電機輸出斷路器打開,切離電力系統停止供電,即俗稱為「跳機」. 跳機可能是因為機件故障、人為疏失,也可能是地震、雷擊等突發的天然事件所造成.
44 停機:發電機組停止運轉之狀態. 一般所稱的「停機」為計劃性停機(如大修)及非計劃性停機(如跳機)之統稱.
45 急停:因核子反應器保護系統動作,致使控制棒快速全部插入反應器爐心,稱為「急!.若此時發電機正與電力系統聯結供電中,就會造成跳機停止供電.
46 線路跳脫:線路因事故發生,導致相關保護設備動作而切離系統.
47 解聯:發電機組與電力網處于分離之狀態,稱為解聯.
48 電磁場:一般將極低頻(3-3,000赫)之電磁波稱為“電磁場”.
49 電場;電場是由不同位置的許多電荷之間的互作用力而產生的.日常生活常常會發現電場的存在,例如冬天脫毛衣所發生的聲響,就是因摩擦而產生的電場.距離電場產生源(如電的開關,電線等)愈遠電場就愈小.
50 磁場:日常生活常常會發現磁場的存在,例如指南針的作用即為磁場效應.各種電力設施及電氣用品的磁場是由于導線上電流流動造成的.距離磁場產生源(如磁鐵,電線等)愈遠磁場就愈小.
51 風場:風場(Wind Farm或Wind Park),中文亦有譯成「風車園區」,意指在風力資源良好的區域,集中佈置多部風力機組,而形成一處兼具發電及觀光雙重功能的景點.
52 微波輻射:頻率介于106~108赫間之電磁波輻射,一般做為通訊之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