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打印機不兼容通用耗材的潛規則,正在遭遇挑戰。
2月25日,新疆烏魯木齊律師張元欣對早報記者說,他起訴三星的起因,是其3年前購買的一臺三星多功能一體打印機,不兼容通用粉盒。張元欣認為,三星此舉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且怠于履行環保責任。
15天前,也即2月10日,張元欣起訴三星(山東)數碼打印機有限公司的訴狀,被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法院受理。
對此,三星中國公司委托的公關公司表態稱,由于該案還在相關程序中,三星目前不適合發言。其他受訪的打印機品牌廠商,對此也紛紛保持緘默。
耗材不兼容潛規則
據張元欣介紹,他在2008年6月8日,以1450元的價格購買了一臺三星牌SCX-4300多功能打印一體機。近日,他在購買粉盒時發現,市場上并沒有兼容粉盒出售。后經了解,他購買的打印機安裝了“加密芯片”,只能用三星生產的原裝粉盒。
張元欣說,一個三星原裝粉盒(內含粉)要460元,而市場上一個通用的粉盒只要200元,粉只要30元,“(不兼容其他粉盒)這就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消費者有權選擇更便宜的通用耗材。”
還有環保方面的理由。
按張元欣的說法,三星捆綁銷售打印頭及原裝耗材的行為,使得耗材用完后粉盒無法循環使用,基本無損的打印頭和粉盒都將報廢,產生了大量難以分解的電子垃圾。上述行為涉嫌違反環境保護法、循環經濟促進法的相關規定。
據此,張元欣提出4項訴訟請求,分別是被告就限制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公開賠禮道歉,被告就限制消費者使用循環再生資源行為賠禮道歉,被告修復原告購買的一體機使用再生墨盒和自行加粉的功能,由被告承擔訴訟費用。
事實上,張元欣的遭遇并不新鮮。
品牌打印機廠商富士施樂中國區總裁徐正剛日前對早報記者說,中國市場通用耗材鋪天蓋地,如果在中國發展打印機業務,要以市場上存在大量通用耗材為考量。“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因為我們打印機銷量少,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出現通用耗材,如果打印機銷量大了,肯定會出現通用耗材。”
打印機市場的刀片模式
在打印機內或耗材內植入“加密芯片”的,不止三星一家。
此前,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打印顯象應用分會秘書長郭淳學曾對媒體分析指出,長期以來,打印機廠家都是將高技術含量的打印機低價格銷售,而將技術含量比較低的耗材高價銷售,通過耗材賺取利潤。這種模式,始于美國吉列公司對剃刀和刀片的銷售即以很低價格出售剃須刀,而通過銷售刀片來賺取利潤,故被稱為“刀片模式”。
對于張元欣的訴求,相關行業律師的觀點并不一致。
上海泛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春泉昨日稱,他也認為三星侵犯了消費者的選擇權,并且三星此舉確實可能對環境造成污染。但他同時稱,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保護的是消費者個人,對企業不會產生后續影響,即使這一個案張元欣勝訴,也不會對三星未來的經營造成大的影響。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占領的觀點更直接這個案子以涉嫌侵犯消費者的選擇權起訴,很難得到法院支持。趙占領認為,消費者的選擇權指的是自主選擇提供商品的經營者和商品品種,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
“現在三星并沒有限制消費者選擇打印機,不兼容其他品牌的墨盒的做法確實會給消費者造成不便,但這是一種商業競爭策略,也是多個行業的普遍做法,甚至企業也可能解釋成是技術標準不同。”趙占領說。
加密芯片“伴生”
通用耗材行業
值得一提的是,品牌打印機的加密芯片并非無法破解。
通用耗材廠商即是破解品牌打印機耗材加密芯片的主力。
“目前為止,無論歐美還是中國,相關標準都回避了打印機企業安裝加密芯片這一敏感話題。歐洲曾推動立法禁止企業這樣做,但最終并沒有獲得通過,現在市場上出售的打印機,絕大部分是加裝了加密芯片的。”納思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臧曉鋼介紹說。
針對品牌打印機廠商安裝的加密芯片,納思達的策略是加強研發,破解加密芯片,同時又不能侵犯原有打印機企業的加密專利。
但對絕大部分通用耗材企業來說,“破解”難度太大。據介紹,一般公司無太大實力,不足以破解市場上眾多的加密芯片,這些企業也往往難以做大。
值得一提的是,耗材廠商對于加密芯片業,并非完全持反對意見。
“加密為行業提高了門檻,如果沒有加密,任何一家企業都可以來做耗材,那這個市場肯定做爛掉了,中國就沒有耗材行業了。”臧曉鋼解釋,耗材是一個利潤率極高的產業,打印機廠商的耗材利潤往往都在1-2倍,而像納思達這樣的通用耗材廠商,利潤也有50%~60%,如果放棄加密,全國會涌現無數家耗材企業,最終會把產業給做爛。
納思達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納思達集團,占據了全球通用耗材80%左右的市場。因為爭奪市場,納思達與打印機巨頭惠普、佳能、愛普生都打過知識產權官司。
惟一的受損方
品牌打印機廠商盈利的“刀片模式”,在臧曉鋼看來亦無不妥。
“存在就有道理。”臧曉鋼說,品牌打印機廠商將打印機低價出售,降低了消費者首次使用的成本,推動了打印機的普及,“打印機企業的粉盒或墨盒是貴,但任何一個行業都要盈利,打印機賣給你本身不賺錢,或是說虧本;再說,還有大量通用耗材可以選用,消費者并非沒有選擇權。”
基于此,臧曉鋼認為,張元欣起訴三星打印機不兼容通用耗材,“肯定贏不了。”
消費者似乎成了惟一的受損方。
不過,徐正剛提到,從經銷商反饋的情況看,有通用耗材的打印機更好銷售,而不接受兼容耗材的打印機不好賣。這會促使企業調整自己的營銷模式,推出更多兼容通用耗材的打印機。
但臧曉鋼強調,讓打印機廠商放棄已有的商業模式并不現實,兼容通用耗材的打印機好賣并非打印機企業不加密,而是通用耗材企業破解后開發出通用耗材。
臧曉鋼介紹說:“惠普曾經有一款激光打印機在中國賣得非常好,主要是因為我們開發了通用耗材,但我們現在得知惠普把這款機器停產了,消費者都在呼吁惠普重新恢復生產,但惠普并沒有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