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帶輪現今在國內發展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1.同步帶輪制造的工藝
同步帶輪制造工藝的發展很大程度上表現在精度等級與生產效率的提高.自七十年代以來各種同步帶輪的制造精度,普遍提高一級左右.有的甚至2~3 級.一般低速同步帶輪精度由過去的8~9級提高到7~8級。機床同步帶輪由6~8級提高到4~6級.軋機同步帶輪由7~8級提高到5~6級。對于模數不大的中小規格同步帶輪,由于高性能滾齒機的開發,加上刀具材料的改善,滾齒效率有了顯著提高。采用多頭滾刀,在大進給且條件下,可達到的切削速度為 90m/s。如用超硬滾刀加工模數3左右的調質鋼同步帶輪,切削過度可達200m/s.提高插齒效率,要受到插齒機刀具往復運動機構的限制。最近在開發采用刀具卸載,使用靜壓軸承,增強刀架與立柱剛性等新結構后,效率有明顯提高。新型插齒機的沖程數可達到2000次/分。
2.同步帶輪的用鋼
同步帶輪用鋼的發展趨勢;一是含Cr,Ni,Mo的低合金鋼;二是硼鋼;三是碳氮共滲用鋼;四是易切削鋼。由于我國缺乏Ni、Cr,常用 20CrMnTi滲碳鋼或用含硼加稀土鋼。重型機械常用18CrMnNiMo滲碳鋼或中碳合金鋼。機床行業食用40Cr,38CrMoAl等鋼以及高速同步帶輪用25Cr2MoV鋼進行氮化。
3.信息化趨勢
人們利用計算機能對各種可能的設計方實進行計算、分析和比較,并通過優選,取得較為理想的結果.例如在分析齒面接觸區,求嚙合線與相對速度夾角中,對彈流潤滑計算以及幾何參數計算等方面編制了程序。還有,在同步帶輪修形計算與同步帶輪承載能力計算方面都編有程序.我國已編制了GB3480-83 漸開線圓柱同步帶輪承載能力計算標準的程序軟件,供生產應用.在同步帶輪加工方面,可以利用計算機控制整個切齒過程.使制造質量穩定可靠.目前,國內在研究應用微機對弧齒錐同步帶輪的切齒調整卡進行計算,可對加工偏差及時調整.使齒面接觸達到比較理想的位置,并大大提高了工效。
此外,根據數控原理,應用微機對環面蝸桿螺旋齒面進行拋物線修形,已經應用于生產。雖然這方面的工作在國內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它對提高同步帶輪制造質量和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