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記者從大理市出發前往云龍縣采訪,驅車行駛在躍龍公路上,深切感受到近幾年來山區行路難的歷史正在逐漸改變。
一條道路連3縣
“躍龍公路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建州以來自主實施投資最大的交通建設項目,也是連接漾濞、永平、云龍3個縣直至怒江州蘭坪縣的一條主要干線。”大理州躍龍公路工程建設指揮部工程師張琨躍介紹,這個重點項目抓住“取消政府還貸二級公路收費”的重要機遇實施,凝結著1萬多名筑路者的心血與智慧。總投資18.7億元的躍龍公路全長114.29公里,穿越3個縣7個鄉鎮,2009年12月1日開工,23個單位經過500多個日夜的頑強奮戰,2011年6月25日順利通過驗收。
“全線有大、中、小橋梁共47座,還有1座長1275米的梨樹坡隧道。”張琨躍自豪地說,在施工過程中按照“不破壞就是最大的保護”理念,將廢棄的砂、石、土、生活垃圾都運到規定的存放地點或者進行填埋處理,還增設加寬了6處停車場,保護沿線自然景觀和古樹。“科學的精細化管理和項目資金的及時到位,保障了公路建設的質量和進度。”已經回到云龍縣委宣傳部工作的原州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楊雄彪深有感觸地回憶說。
大山深處的“民心工程”
云龍原來是大理州唯一沒高等級公路的縣,通往大理、昆明的是一條7米寬的三級路。躍龍公路新路總體上沿老路改造,設計路面寬為10米,集鎮所在地為10至12米。工程建設指揮部堅持一邊通行,一邊施工,自始至終保持了全線交通順暢。為方便群眾出行與生產生活,還處理延伸沿線87處平交道口,修建7座線外橋梁。躍龍公路成為了大理州一條重要的經濟干線和旅游路線,直接受益人口20多萬人,輻射受益人口達60多萬人。
“我們縣的‘千年白族村’諾鄧早就名聲遠播,過去因為交通制約,旅游業一直沒有形成規模,如今自駕車的游客越來越多了。”云龍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張伯川告訴記者,躍龍公路通車后,極大地方便了正在建設中的苗尾、功果橋2座大型電站運輸大件機械。交通方便了,附近的農民進城趕集、購物的多了,縣城比過去更熱鬧,躍龍公路為漾濞、永平、云龍3個縣擴大對外開放提供了新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