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熱處理生產技術的載體,為保證熱處理件質量,熱處理的清潔生產,節約能源和高的生產效率,企業選用的熱處理設備應滿足以下各項要求:
1)節約燃料和電能
2)無有害物排放
3)體現先進工藝,保證優質產品
4)高的生產效率
5)產品質量分散度小,再現性好
6)故障率低,可靠性高
8)性價比高
熱處理設備可分為主要設備及輔助設備,用于實施熱處理工藝操作的(包括加熱及冷卻)為主要設備,用于配套和維持生產所需要的為輔助設備。
熱處理爐
熱處理爐在熱處理加熱設備中應用最廣,結構、類型最多。根據熱源、工作溫度、使用介質、作業方式、工藝用途等的不同進行分類。
熱處理爐的分類
冷卻設備
冷卻設備是實現鋼的淬火冷卻,同時避免工件在冷卻過程中開裂和減少畸變的主要熱處理設備。
冷卻設備的基本要求:
1能容納足夠的
淬火介質,以保證吸收高溫工件的熱量的需要;能控制淬火介質的溫度、流量和壓力等參數,以充分發揮淬火介質的功能
2能造成淬火介質與淬火件之間的強烈運動,以加快熱交換過程
3對容易開裂和畸變的工件,應設置適當的保護裝置,以防止開裂和減少畸變
4設計淬火件浸液、輸送及完成淬火工藝過程的機械裝置,實現機械操作化
5提高淬火過程的可控程度,如控制淬火冷卻各階段的冷卻能力,實現淬火工藝過程的計算機控制
6設置介質冷卻循環系統,以維持介質溫度和運動
溫度測定及溫度控制裝置
熱處理爐爐溫均勻性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首先要根據GB/T 9452——2003《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測定方法》來測定該加熱爐的有效加熱區,并根據正火和退火工藝類型的要求,將有效加熱區的溫度偏差控制在允許溫度偏差范圍之內。
1加熱爐的每個加熱區應配有溫度測定及溫度控制自動記錄裝置。
2設定溫度低于
400℃時,熱電偶型測溫裝置測溫系統的溫度指示綜合誤差不得超過設定溫度的±4℃,高于400℃時不得設定溫度的±1%。
下表所列的允許溫度偏差是參照了日本工業標準JIS B6911的有關規定,并進行必要的試驗驗證后確定的。由于爐溫均勻性直接影響到珠光體的珠化率,所以球化退火對爐溫均勻性的要求更嚴(±15℃)。正火及其他類型退火的允許偏差較寬。隨著熱處理加熱爐制造業的產品品質的提高,有效加熱區溫度偏差范圍的規定也在縮小。
加熱爐有效加熱區的溫度偏差值表
工藝類型
|
允許偏差/℃
|
球化退火
|
±15
|
正火
|
±25
|
二段正火
|
等溫正火
|
完全退火
|
不完全退火
|
等溫退火
|
光亮退火
|
去應力退火
|
均勻化退火
|
±35
|
預防白點退火
|
±30
|
再結晶退火
|
穩定化退火
|
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爐溫均勻性的測定要配備一套能達到一定精度要求的溫度測定區儀器和設施。溫度指示器的溫度讀數總誤差不得超過標準范圍(±T/100,T為預定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