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9月25日下午消息,富士康科技集團的一家工廠在上周末發生暴動,造成至少40人受傷,數千名在本周一出動,維持秩序。分析師指出,此次富士康工廠發生的騷亂充分反映出當前中國制造商面臨的尷尬處境,一方面是工人的難以駕馭,另一方面是經濟增速放緩對業績造成的擠壓。
不僅如此,這一事件還折射出富士康在控制某些小城市工廠成本的過程中所面臨的復雜局面。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旗下的富士康表示,在上周日晚間,該公司位于山西太原工廠的部分員工在宿舍發生沖突,最終導致約2000名員工參與群毆。事件一直持續到本周一早晨。
作為全球最大電子產品合約制造商,鴻海精密的總部位于臺灣。該公司表示,目前已經有40名工人住院治療,逮捕的工人數量不詳。
新華社撰文報道稱,在制止此次騷亂中,警方共出動5000名警力。鴻海精密表示,在本周一滋事工廠已經被關閉,在本周二重新復工。鴻海精密發言人胡國輝(Louis Woo)表示,就目前而言,難以預計工廠關閉對產量造成的影響。
在此次騷亂中,部分員工燒毀了摩托車,且砸爛了商店窗戶的玻璃。據了解,這家工人的員工人數為79000人。
就目前而言,事件的緣由尚不清楚。鴻海精密表示,事件的導火線似乎并未與工作相關,但目前調查正在進行當中。
分析師指出,這一事件凸顯中國制造企業面臨的矛盾現狀:即便經濟增速逐漸放緩,但仍然要努力為工人提供更高的薪水和更好的工作環境。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的GDP增速放緩至7.6%,創出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速水平。專門追蹤中國工人群體性事件的中國勞工通訊(China Labour Bulletin)表示,這類事件正在逐漸增多。今年前8個月,該組織平均每月記錄29起類似的事件,高于去年同期的11起。
為控制成本,鴻海精密已將部分生產業務從昂貴的沿海地區轉移到更廉價的內陸省份。據一位女性工人表示:“不少人都不滿意富士康提供的廉價報酬,且還要求我們工作很長時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1年,中國制造業增長了18.9%。中國勞工通訊發言人吉奧夫·克羅薩爾(Geoff Crothall)表示:“年輕的工人越發重視自己的權力,他們不再滿足于僅僅只得到最低工資,而是想要更加多彩的生活。”(瑥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