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淋室在山陰奶牛基地的使用
奶牛基地也會使用到風淋室,你應該不會覺得驚奇,的確是這樣的,前天早上七點,KLCFILTER隨同記者來到了山陰市奶牛基地,一下車就看到了來自山陰益豐奶牛養殖園區的李師傅,將奶罐車熟練地停在了園區擠奶廳門口,緊接著沖洗車體、擦拭奶罐、清洗接口、消毒殺菌、經過風淋室進行除塵等……八點鐘,一系列動作結束后,擠奶間的操作工人將儲奶罐的鮮奶迅速抽向奶罐車,整個過程全部在全封閉的環境中操作。工作人員接觸不到牛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牛奶被污染的情況發生。
在擠奶間上方,記者發現兩個視頻監控器。工作人員介紹,一個是園區內部的,負責監控工人的日常工作,另一個是縣畜牧局安裝的,負責監控園區的擠奶流程。監控由畜牧局工作人員遠程操控,監控器可以180度旋轉、10倍縮放成像……坐在幾十公里外的畜牧局監控室,就能觀察到園區工作人員的操作細節。
據了解,這是縣政府一次性投資400多萬元,為全縣每個擠奶間安裝的健康奶業遠程監控系統。這樣,可對奶牛養殖園區的擠奶、貯存等環節進行全過程24小時不間斷監控。
隨后,記者同李師傅登上了這輛像灑水車一樣的“大家伙”,潔凈的駕駛座里飄著淡淡的奶香,車內的一角放著一個小“黑匣子”,李師傅介紹,這個是GPS定位器,既可以定位,還可以攝像,送奶車一離開奶站,企業的GPS全球定位系統就自動對這輛車進行跟蹤。收奶時,檢驗人員要回放GPS監控錄像,如果從錄像中發現問題,企業就會拒絕收購這車原奶。送奶車如果在途中停駛5分鐘以上,沒有正當的解釋理由,這車原奶也會被拒收。
目前,像這樣的設備已經覆蓋了全縣所有的送奶車,徹底消除了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的盲區,真正實現了從生產、貯存到運輸環節質量安全監管的無縫對接,為原奶質量安全上了一道雙保險。
用消毒液洗完手,穿上白大褂,套上鞋套,戴上帽子,經風淋室,除塵腳踩消毒墊……一系列的消毒措施完成之后,記者才得以走進古城乳業集團生產車間。古城乳業集團辦公室主任趙建德告訴記者,為確保產品的安全,公司制定了一套完善、嚴格的管理制度,每一個進入生產車間的人員,必須按照規定進行消毒、殺菌、除塵后才能進入。
記者在取樣現場看到,縣質監局在這里設立了駐廠監督員工作崗,專門派出質監人員在這里監督取樣過程。
趙勝英是檢驗中心的一名老職工,在古城已經工作了近30年。“我們就是看檢測數據說話。檢測樣本不合格,誰也別來求情。”常年的一絲不茍,讓他在公司員工眼中猶如嚴厲的家長。
樣品送來了,在趙勝英的指揮下,質檢部的工作人員迅速對樣品展開檢測。他告訴記者,早在2002年,他們就購進了先進的FT120丹麥福斯乳成分快速檢測儀,安裝了防摻假模塊,只要牛奶中摻進了雜質,儀器就會報警。
“那怎么能確定摻雜的是不是三聚氰胺呢?”記者問。
“有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質譜儀、酶標儀、以及風淋室除塵把關呢!”他說,三鹿問題奶粉事件發生后,為了對三聚氰胺進行定量檢驗,他們專門購進了這臺儀器。“對于牛奶中摻雜的堿、糖、鹽、淀粉、水解蛋白、豆漿等,我們都能夠用試劑進行定性檢驗。”說話間,一批奶樣的檢測結果出來了,全部合格。檢測結果隨即反饋給奶源部,這批牛奶可以進入生產環節了。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車間兩行大字赫然在目,在車間里,記者看不到任何裸露的牛奶,耳邊只有隆隆作響的機器聲一切都是在密閉的環境中加工生產。
原文來源:http://www.klcfilter.com/ 黃貞民-1357096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