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模鋼鐵網監測,從礦石庫存上看,截止至6月28日全國30個主要港口庫存為7274萬噸,較前一周增加62萬噸,周環比增長0.86%;而在3月8日的6654萬噸則是2011年以來的新低庫存量。從鋼坯庫存上看,截至6月21日,唐山主要倉庫及港口同口徑統計鋼坯庫存為88.52萬噸,較前一周(6月14日為91.16萬噸)下降2.64萬噸;這是唐山鋼坯庫存自2013年春節后首次跌破90萬噸,但與往年相比,仍顯高位,市場壓力依然較大。且自2012年末至2013年3月,唐山鋼坯庫存不斷上升,并于3月15日創下197.59萬噸的歷史新高。從鋼材庫存上看,截止至6月28日,全國主要市場五大鋼材品種社會庫存量為1691.02萬噸,較前一周減少35.64萬噸,連續第十五周下降,降幅與前一周持平。但是3月15日的2250.75萬噸卻是歷史新高,與2012年同期相比高出近350萬噸。由此可見,鋼材庫存壓力的依然巨大,去庫存化尚未完成。
據金模鋼鐵網首席研究員羅百輝分析,板卷行業龍頭寶鋼,在2013年只有下調2次鋼價,且在6月和7月,而在此前寶鋼則是連續9個月上調或平盤價格,后市寶鋼終看空,2次調價幅度均為100-200元/噸,跌幅較大;而建筑鋼材業翹楚沙鋼,則在此半年內,螺線累計下跌450-540元/噸。且在6月,上半月大部分鋼廠因市場低迷等利空因素下調出廠價格,建筑鋼材價格下調在50-300元/噸之間,板卷價格則在100-200元/噸左右;而下半月,又因礦石和鋼坯市場的提價影響,部分鋼鋼廠又開始回調價格,建筑鋼材價格下上調在30-80元/噸左右,板卷價格則是20-50元/噸左右;總體來看還是以下調鋼價為主,抹平市場倒掛,逐步擠壓市場利潤。
截止至6月28日,全國共有11座高爐設備已確定在停爐或檢修,影響產量115萬噸;9條棒材線檢修,影響產量44.59-45.09萬噸;7條熱軋生產線檢修,影響產量56.2萬噸;1條冷軋線檢修,影響產量2萬噸;2條中板線檢修,影響產量3.6萬噸;1條帶鋼線檢修,影響產量1萬噸。總體來說,檢修情況并無擴大至全國范圍,鋼廠依舊生產放量為主。
開工率方面,截止至6月28日,唐山地區高爐開工率約91.03%,與上周持平;而在去年7、8月份開始的減產潮中,該地區高爐開工率降到了84%左右。在京津冀地區中厚板生產企業開工率67%,較上周上升1%,而型鋼開工率為86.6%,較前一周持平。因此僅從剛開工率上看,鋼廠檢修大面積檢修行情還未到來,鋼市供給壓力依舊。
中鋼協數據顯示,6月中旬重點企業粗鋼日產量174.55萬噸,增量1.4萬噸,旬環比增長0.79%,僅低于2013年5月上旬創造的歷史新高174.81萬噸,居于次新高;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216.4萬噸,增量0.8萬噸,旬環比增長0.37%。且前5月鋼鐵行業實現利潤621億元,同比增長23.4%。而在前4個月,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1969億元,同比增長0.76%;實現利潤26.95億元,同比增長2.7倍;銷售利潤率0.23%,處于工業行業最低水平;虧損面39.53%,同比上升2.32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實現利潤僅為1.53億元,已連續4個月環比下降。
加之宏觀面的利空影響已經完全滲透到市場,全球主要經濟體表現不及預期,伯南克也發言給出了清晰的“退出QE”時間表,同時匯豐公布的中國PMI指數初值為48.3,創下9個月新低,中國數據再次顯示經濟正在放緩,這也與生意社連續發布的BCI指數相一致,從3月份開始,生意社BCI供需指數連著4個月為負,經濟下行風險加劇。最終或預示著后市鋼鐵將出現全行業的“苦”狀。
綜合來看,2013年上半年鋼鐵行業運行十分不樂觀。雖然連續下降十五周的鋼材社會庫存和跌破90萬噸的唐山鋼坯庫存對鋼價形成支撐,但是6月中上旬全國預估粗鋼日產量和重點鋼企庫存的均連續兩次增長,增加的市場供給壓力,又打擊了市場提價信心。在市場“錢荒”背景下,鋼廠被動去庫存化,被動放量減產將會在后市逐步擴大,短期內鋼價有振蕩上行的空間,但是漲幅不會太大,總體7月還是以弱勢震蕩為主,反彈的行情只能期待“金九銀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