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2013年已經接近尾聲。這一年,安防行業沒有發生驚天動地的大變化,傳統視頻監控領域仍然面向高清發展;防盜報警市場不溫不火,在各項政策的扶持下,樓宇對講如今已全面走向數字化領域,與地產商聯姻,讓樓宇對講走出"幕后"逐漸被大家所熟知;值得注意的是,智能家居市場在2013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安防企業、運營商等紛紛推出配套產品。
高清監控產品的價格戰
從市場角度來看,安防視頻監控領域中,高清監控仍然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縱觀2013年各大安防展會及廠商的推薦,無論是模擬還是數字"高清"占比幾乎全覆蓋。在這種大趨勢下,廠商一定會借機大賺一筆,然而,與我們猜測完全相反,因高清監控的到來,各大安防廠商紛紛打出了"價格戰"。
高性價比IP監控攝像機
這種價格戰并非以哪家價格更低而取勝,更多的是參照產品的性價比而言。針對行業化的高清監控攝像機,兩百萬像素產品比比皆是,若要做的有特點、有賣點,價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還要看性能。如今,用戶需求多變,夜視、寬動態等功能缺一不可,這就要看廠家如何滿足用戶需求,完成這單業務了。
2012年網絡視頻監控設備銷售量增長超過25%,市場營收超過30億美元。以往用戶只關注監控覆蓋率,而隨著數字化監控市場越來越成熟,用戶對產品定位也越來越精準,高清自然成為大家的首選,粗狂型的擴張模式在2013年有所緩減。高清監控成為大家的不二選擇。
家庭安防開啟安防電商模式
在盤點2013年中國信息社會發展10大事件中,阿里巴巴支付寶"雙十一"成交額超過350億元。盡管這跟安防市場并沒有太大的關聯,在從中我們也不難看出,因電子商務平臺的出現,傳統賣場銷售量受到重創,那么這對安防賣場有哪些影響呢?
前兩年,就有相關人士預測智能家居市場與家庭安防市場將成為未來大安防市場的主力軍;兩年之后,IT廠商、安防廠商、網絡運營商等紛紛進軍家庭安防領域,足以看出該市場的誘惑力。
業內人士預測,未來5年預計至少有5%的家庭會考慮在家中安裝安防產品,平均每年將有20億元左右的市場需求。從目前市場銷售情況來看,智能家居與家庭安防產品仍然遇到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但隨著家庭網絡環境的改善,光纖入戶及三網融合應用,家庭智能與安防產品一定會得到大范圍推廣。從近兩年來看,其產品價格也出現了走低趨勢,這無疑給廣大消費者帶來福音。
2013年安防市場最大的變化無疑是改變了傳統銷售模式,特別是以家庭或消費類的安防產品為主,其銷售模式轉變成了"網購"。在電子商務大環境下,家庭安防產品也來湊熱鬧,無論是京東還是天貓商城,產品種類多,價格更實惠。
國內一線安防品牌海康威視在推廣一代家庭監控攝像機C1時,就在其官方網站推出購買平臺,或許是家庭安防產品定位不同,又或許是看準了當下的電子商務平臺優勢,海康威視抓準時機,開辟了家庭監控電商模式。
這種看似"追潮流"的方式又帶來哪些好處?從"雙十一"大戰中,筆者也看到,家庭監控攝像機促銷力度很大,商家也是借機將民用安防市場推廣出去,讓更多的消費者領悟到安全的意義。
一個突如其來的運營模式讓安防營銷模式另辟蹊徑,而這種新方式又成為發展民用安防市場的捷徑。
安防解決方案"打包"模式
防盜報警與門禁對講在大安防市場發展得不溫不火,隨著大市場發展起起伏伏。從近兩年安防展會來看,報警產品與樓宇對講呈現了新的發展趨勢。例如,單純的報警與門禁設備被融合在安防解決方案中,產品直銷已經行不通。
而樓宇對講市場向政策考慮,特別是在與房地產商的聯姻下,前者出現了小幅度的增長。當智慧社區、智慧城市項目建設越來越豐富時,看似配角的報警與門禁系統將發揮很大的貢獻。
在2012年安防行業報告中顯示,出入口控制、防盜報警、樓宇對講、巡更等8項安防子系統,市場銷售綜合接近視頻監控的總產值的50%,在純硬件化大安防市場中,子行業占據安防行業總產值的1/3,市場總額超過了250億元。此外,安防報警服務也有20%的增長,成為大安防系統中非硬件設備增長最多的子類。
總而言之,2013年安防行業營銷模式在轉變,視頻監控仍然一家獨大,安防廠商、IT廠商、運營商紛紛涉足民用安防市場,隨著平安城市及其他安防工程的增長,安防在2013年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