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信息化建設的深入發展以及國家“金卡工程”的推進,我國智能卡市場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無論是金融行業的銀行卡,或是交通行業的一卡通,智能卡需求在今年不僅需求量高速增長,而且一卡多用的推進工作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在2013年即將畫上句點之際,小編精選出2013年度國內智能卡行業熱點事件與大家分享。
2013年國內智能卡行業熱點事件盤點
事件: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金融IC卡PBOC3.0規范
2013年2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V3.0)》(以下簡稱金融IC卡規范3.0)。《金融IC卡規范3.0》在2010年頒布的《中國金融集成電路(IC)卡規范版》(2010版)(JR/T0025—2010)基礎上,兼容最新國際通用技術標準,總結國內金融IC卡推廣經驗,并對小額非接支付應用功能加以擴展和完善,支持雙幣電子現金支付應用,規范了IC卡互聯網終端技術要求,豐富了安全算法體系。另外,原來降級遷移的磁條芯片卡片在PBOC3.0中刪除了,即以后不發磁條卡,就單發芯片卡,走銀行卡完全遷移路線。
金融IC卡規范版本的升級,適應了銀行卡業務發展的新要求,為金融IC卡進一步擴大應用奠定了基礎,對推進金融創新和提升金融服務民生的水平有重要意義。
點評:作為銀行磁條卡向單芯片卡遷移的過渡產品,磁條芯片卡相比磁條卡確實安全性更高,然而如果選擇磁條交易,仍然無法避免銀行卡的磁條信息被復制克隆的風險,因此發行單芯片卡才是增強銀行卡安全的更好選擇。目前國內大部分的受理終端(包括ATM和POS)已達到100%受理金融IC卡,部分銀行已經試點發行單芯片卡,預計明年單芯片銀行卡開始放量,磁條卡將推出銀行卡歷史的舞臺。
事件:高鐵實名制“中鐵銀通卡”正式發售
“中鐵銀通卡”是中鐵銀通支付有限公司為方便旅客在中國鐵路乘車而推出的銀聯標識實名制預付卡,主要應用與中國鐵路實名制刷卡乘車業務。該卡卡面印有銀聯UPcash標識、持卡人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號碼及照片,卡內芯片中存有持卡人姓名、有效身份證件號碼等實名信息。
持卡人憑中鐵銀通卡可以在鐵路管理部門指定的區段內通過鐵路車站自動檢票機(閘機)直接刷卡乘車,無需提前購票。另外還可以使用中鐵銀通卡在鐵路安裝有POS機的售票窗口、支持銀行卡支付的自助售票機、中國鐵路客戶服務中心網站(www.12306.cn)等渠道購票。
“中鐵銀通卡”去年在京津城際鐵路開始試行應用,可直接刷卡乘車。今年6月1日開始,持卡旅客可直接刷卡乘坐滬寧、滬杭兩條線路上的G字頭列車;12月1日,廣珠城際鐵路沿線各站也實行刷中鐵銀通卡乘車。截至目前,京津城際鐵路沿線、滬寧、滬杭高鐵沿線、海南東環沿線以及廣珠城際鐵路沿線上可以使用中鐵銀通卡刷卡乘車。
點評:中鐵銀通卡僅限于持卡人本人使用,分為金卡和銀卡,金卡刷卡乘車限乘坐一等座席位,并按一等座票價扣款;銀卡刷卡乘車限乘坐二等座席位,并按二等座票價扣款,這對于中鐵銀通卡的推廣與應用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全國城市一卡通互聯互通范圍的增加,中鐵銀通卡如果能夠實現與城市一卡通的對接,將更有實用性。
事件:央行啟動金融IC卡電子現金跨行圈存試點工作
今年7月底,央行啟動了金融IC卡電子現金跨行圈存試點工作,選擇上海、成都、貴陽、長沙、寧波等五個金融IC卡電子現金使用較普遍的城市開展。9月25日,金融IC卡電子現金跨行圈存全國推廣在北京如期舉行。目前,除了首批試點跨行圈存的五個城市之外,吉林省內銀行均已開通跨行圈存,福建、銀川等城市也已經啟動電子現金跨行圈存試點工作。
點評:電子現金的高效安全便捷使其成為當今主流的支付手段之一,然而電子現金不記名不掛失,且一般最高只能圈存1000元。隨著金融IC卡行業應用的不斷突破以及終端受理機具升級改造工作的完成,人們使用電子現金閃付支付的行為會越來越普遍。但ATM和POS終端不能實現電子現金跨行圈存,對于便捷使用電子現金產生一定障礙,進而直接影響持卡人發生閃付消費行為,可以說電子現金賬戶充值是否便捷對于金融IC卡閃付功能的推廣起著關鍵性作用。如今,電子現金可以實現跨行圈存無疑對金融IC卡的發展與應用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
事件:支付寶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
8月27日,支付寶通過其官方微薄宣布,由于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將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然而所謂的“某些眾所周知的原因”,支付寶并未作出進一步的解釋。
對于支付寶退出線下支付,業界唏噓不已,有暗自竊喜的,也有同情惋惜的。去年支付寶推出物流POS戰略,并宣布未來三年將投資5億元;從支付寶公司副總裁樊治銘去年初透露的工作計劃來看,他要求第一季度向市場投入數千臺支付寶終端POS,覆蓋全國60余家區域配送公司,而去年全年則要在POS終端上投資1億元。以此保守估計,其三年計劃時間過半,目前支付寶至少已經在這一項目上投資過億。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意味著,支付寶去年啟動的物流POS戰略已經終止,上億元的投資也不了了之。
點評:隨著第三方支付規模的日趨壯大,銀聯察覺危機,今年8月銀聯提出《關于進一步規范非金融支付機構銀聯卡交易維護成員銀行和銀聯權益的議案》,欲全部收編第三方支付,但未果。很多業內人士將此次支付寶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矛頭直指銀聯。
不過支付寶對于線下支付這塊巨大蛋糕的爭奪絕不輕言放棄,此次停止所有線下POS業務其實只是暫時。因借用收單機構號被銀聯重罰的上海銀行與支付寶停止合作后,支付寶很快就與平安銀行合作,由平安銀行接受線下POS業務。另外,今年十一月,支付寶攜帶新型支付“武器”手機聲波支付進一步布局拓展線下支付。不知道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的銀聯將會采取什么新對策“打壓”正在進擊的第三方支付。
就支付寶自身原因來說,以前的支付寶精于線上支付,是借助互聯網的潮流,而今移動互聯網發展,移動端的發展是具有互聯網基因的支付寶重視的。本身是軟件公司,硬是要做硬件的線下,遇到的問題將是空前的。隨著微信支付的推出,競爭壓力的逐漸增大,支付寶放棄線下POS,集中精力與微信拼支付場景是明智的。未來的支付是去核心化,并且移動支付的碎片化發生,也讓可以在每臺手機上存在的支付寶錢包大有可圖,未來的移動支付競爭,將不是技術的競爭,而是支付場景的競爭。
事件:支付寶深入校園 大學生可用手機給一卡通充值
針對很多高校的充值飯卡必須在規定時間、地點內充值,支付寶開始進軍校園領域,開拓支付寶充值校園一卡通業務。今年5月中旬,上海財經大學率先開通支付寶充值校園一卡通服務,用支付寶錢包充值校園一卡通不僅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充值過程也與淘寶購物相似,支付寶支持的180家銀行都能夠進行充值。截止12月16日,全國已經有29所高校實現支付寶充值校園一卡通。只要打開支付寶錢包首頁點擊“更多”,將“支付寶應用”中的“校園一卡通”應用添加首頁中,然后選擇城市和學校,在手機界面上顯示輸入一卡通卡號、或者學號(工號)即可隨時隨地充值,充值金額可以選擇1到500元不等。
點評:大學生是使用支付寶最重要的群體之一,對于使用支付寶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充值一卡通對大學生們來說,再方便不過了。然而事實并不那么稱心如意,部分大學的校園一卡通用支付寶充值不能實時到賬,還需到校園一卡通圈存機上圈存。對于學生來說,這還不如直接到指定服務窗口充值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