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內銀行卡行業的發展,盡管2013年已經過去,但各項直觀數字形象生動展示出的內容表明行業蓬勃發展的態勢始終熱度不減。鑒于此,對中國人民銀行金融IC卡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曉楓先生進行了專訪,下面,就讓我們通過李主任了解更多本年度銀行卡產業迅猛發展的信息。
2013年金融IC卡發卡工作及行業應用情況
記者:首先簡單談談2013年國內銀行卡行業發展的整體情況及金融IC卡發行工作的進展。非常感謝!
李曉楓先生:我國銀行卡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銀行卡發卡量不斷增加,受理市場不斷完善。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發行銀行卡38.33億張,銀行卡特約商戶568.8萬戶,聯網POS機具830.86萬臺,ATM46.56萬臺。2013年第二季度,銀行卡交易總筆數和金額分別達115.73億筆和103.23萬億元,銀行卡滲透率達47.44%,銀行卡已經成為個人金融服務的基本載體和商業銀行發展中間業務的重要平臺。
金融IC卡推廣工作自2011年啟動兩年多以來,按照“2011年打開局面,2012年擴大應用,2013年規模發卡”的階段性目標不斷推進,呈現出健康、平穩、有序發展的良好態勢。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卡已超過3.8億張,較去年年底增加2.6億張,占新增銀行卡比例為57.5%。其中,帶電子現金功能的共計3.2億張,支持閃付非接觸受理的共計2.6億張。商業銀行和銀行卡組織在確保增量受理設備標準符合性的同時,不斷推動存量設備的改造。
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POS和ATM終端改造率分別達到98.8%和97.5%。隨著金融IC卡發卡量的快速增加、受理環境改造的持續鞏固、公共服務領域應用的不斷擴展,金融IC卡交易呈現良好的上升趨勢。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金融IC卡存款余額較去年年底增加163.8%;第三季度金融IC卡消費交易額同比增長275.4%。金融IC卡卡均存款余額和卡均消費交易額分別是磁條卡的1.7倍和1.6 倍。
記者 :2013年9月25日,金融IC卡電子現金跨行圈存全國推廣發布會在京舉行。同樣在9月,我們看到了全國47家試點城市在拓展金融IC卡方面,積極建設非接小額支付商圈的消息。借此機會,可否請您具體談談以上舉措的深遠意義?與此同時,請談談在促進卡片跨行業、領域應用方面,在相關政策導向下,本年度的發展情況。
李曉楓先生:今年8月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2號)文件,意見明確將“大力推進金融集成電路卡(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一卡多應用”,作為國家促進信息消費,實施信息惠民工程的重要工作內容。隨著金融IC卡的硬件受理環境的逐漸完善,全國的ATM和POS終端上基本都可以使用金融IC卡交易。與此同時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應用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電子現金和非接小額支付則在金融IC卡公共服務領域應用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金融IC卡電子現金所獨具的非接、脫機、快速小額支付功能,在促進社會消費、惠及民生方面的價值逐漸凸顯,已經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公共交通、社會保障、醫療衛生、便民消費等公共服務領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和肯定。但由于具備電子現金圈存功能的終端較少,商業銀行的ATM和POS等終端尚不能較好實現跨行圈存。針對當前人民群眾期盼得到隨時隨地實現電子現金安全充值和非接小額支付的迫切需求,今年以來,人民銀行會同各商業銀行和中國銀聯,專門組織力量完善跨行圈存業務運作規則,開展通過ATM等終端機具進行電子現金跨行充值的工作試點,并積極推動非接小額支付商圈建設,打造一批體現金融IC卡電子現金小額支付優勢和便利的示范商圈。
目前,金融IC卡已在七大類28個行業實現突破,覆蓋公共服務、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文化教育、城市管理、生活服務、企業服務等多個領域,應用場景達110余個,有效創新了公共服務手段,開創了金融IC卡普惠服務民生的新局面,促進了金融信息化與行業信息化、城市信息化的結合。從全國47個試點城市情況來看,在寧波、深圳、廣州、上海等早期試點城市取得示范效應的基礎上,成都、長沙、貴陽、遵義、南京、盤錦、宜昌、邵陽、自貢等城市迎頭趕上,金融IC卡行業應用取得了新的突破。如貴州省政府發布了《推動金融IC卡在貴州省公共服務領域應用實施意見》,明確加快銀行卡芯片化進程,強化行業合作和部門協作,以公交、出租車、城市輕軌、高速公路、扶貧公益應用為突破口,力爭2015年底實現“內五通外兩通”。遼寧盤錦市民卡可在當地菜市場、便利店、藥房、影院等眾多消費場所實現小額快速支付。湖南邵陽金融IC卡電子現金一經推出就廣受群眾歡迎,兩個多月電子現金交易量增長超過80倍,從每天160筆快速增長到近13,000筆。這些跨行業領域應用的項目都有效提升了金融IC卡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
記者 :在金融IC卡發展方面,根據之前的相關政策信息至2015年各商業銀行將全面發行金融IC卡。在此,您是否方便提供一些截至目前各大商業銀行金融IC卡的發卡情況?
李曉楓先生: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全國金融IC卡累計發卡超過3.8億張,占銀行卡發卡總量的9.6%。借記、貸記和準貸記的占比分別為88.7%、9.5%和1.8%。單季新增金融IC卡首次突破1億張,占新增銀行卡比例為75.2%,金融IC卡已經成為商業銀行新發銀行卡的主流產品。截至2013年第三季度末,已有112家商業銀行發行金融IC卡,包含18家全國性商業銀行、63家城市商業銀行、12家農村商業銀行、13家農村信用合作社、4家村鎮銀行和2家外資銀行。其中,工商銀行累計發行金融IC卡8,050萬張,農業銀行發行9,886萬張,中國銀行發行5,039萬張,建設銀行發行8,350萬張。工、農、中、建四家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IC卡累計發卡占銀行卡發卡總量的比例達到15%左右,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記者 :在采訪最后,懇請您簡單談談金融IC卡未來發展的工作規劃。
李曉楓先生:下一步金融IC卡推進工作將緊密圍繞國務院32號文件關于“大力推進金融集成電路卡(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一卡多應用”要求,結合年初《關于做好2013年金融IC卡工作的通知》(銀辦發[2013]49號)部署的任務,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切實推動金融IC卡信息惠民工作。實施信息惠民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從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角度提出的要求。在金融系統上的落腳點之一是推動金融IC卡在公共服務領域的一卡多應用。今后一段時期各商業銀行金融IC卡推廣工作應圍繞公共服務領域應用這一中心,將推動金融IC卡公共服務領域應用作為主戰場,切實推動金融IC卡信息惠民工作。
二是努力提升金融信息化服務普惠水平。人民銀行正在總結前期與人社部、總后勤部成功合作的經驗,積極開展與衛生部、交通部的行部合作,為各商業銀行金融IC卡行業應用拓展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也在進一步擴大金融IC卡應用城市范圍,在前期多應用試點城市工作成效的基礎上全面推動金融IC卡的廣泛應用。
三是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間合作機制,形成共贏局面,構建良好的信息消費環境。銀行卡聯網通用的成功經驗告訴我們,要想實現快速發展就應該聯合,只有通過聯合發展才能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互補,才能使資源利用最大化,有效促進自身的快速發展。金融機構要充分感知社會各界對銀行業聯合發展的殷切期望。對于人民群眾來說金融系統是一個整體,彼此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社會民眾對于商業銀行的認識,已經不再局限于某一家銀行,常常會擴展到其他商業銀行,從而形成對金融服務的總體印象。在行業應用拓展上,人民銀行也會適時進行一定范圍的組織和部署,同時通過對合理分潤,利益補償等方式的主張,鼓勵商業銀行發揮更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保護行業應用拓展機構的利益。
四是構建多渠道的支付環境,讓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方便快捷安全的金融IC卡服務。首先,要進一步完善金融IC卡受理環境建設,當前要加快補齊金融IC卡受理軟環境短板,推動金融IC卡受理商圈建設,積極落實電子現金跨行圈存受理,逐步實現自助終端、互聯網、手機等新興渠道支持金融IC卡受理。其次,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金融IC卡 “高安全、快支付、多應用”的優越性,注重金融IC卡與新興支付渠道的融合,擴大銀行卡服務受眾群體,讓群眾享受更加安全的支付服務。最后,要擴大宣傳和普及。讓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金融IC卡帶來的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務,從而調動受理方和持卡人用卡的積極性,實現金融IC卡應用的快速普及。
五是為后續基于金融IC卡的創新業務提供支撐。隨著金融IC卡推廣工作的不斷深入,依托智能安全的芯片技術的新型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如移動支付、互聯網支付等。對此,各商業銀行在金融IC卡行業應用拓展上要有前瞻性的思維,通過行業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金融IC卡行業功能的不斷豐富,不斷提升自身金融IC卡行業應用的信息化水平,積累行業應用信息化建設的經驗,通過建立金融IC卡一卡多用的平臺,為未來移動支付等基于金融IC卡的業務創新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