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經濟發展中,
閥門行業作為裝備制造業的一個重要環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閥門行業也猶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但隨之卻出現關鍵核心技術缺乏、技術創新不足意識薄弱、中小企業多但抗險力差、生產設備落后產品檔次偏低、企業管理不規范理念落后等問題,這些問題若不得到解決,行業發展一定會受阻甚至倒退。
閥門企業下一步應該如何走?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閥門企業想做大做強,又應該如何居安思危?——這就需要“轉型升級”。
那么,閥門企業究竟如何實現轉型發展?如何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管理、技術和產品等難題?這些都需要大家互相探討和學習。中國泵閥網通過走訪企業、接觸專家、關注行業動態,羅列出以下分析與看法,為企業經營者提供借鑒,希望能幫助企業找到問題,審視問題,解決問題。
一、引進先進設備 提高閥門檔次
早期,我國閥門業起點低、規模小、專業化程度低、市場化程度不高,行業得到蓬勃式發展,但隨著經濟發展需求及國外競爭日益激烈化,逐漸顯現設備簡陋、產品結構不合理、高附加值產品少、惡性競爭等問題,同時中低檔產品占據大片市場而市場需求逐步中高端化,國家重大項目工程對高壓高參數等高端閥門的需求卻主要靠進口供給,所以,企業提高產品檔次已迫在眉睫。
發展閥門制造業,現代化的先進設備是基礎,設備的優劣,直接決定產品的價值。現今,產品技術是制約閥門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所以,當下閥門行業的首要任務就是引進先進設備,提高閥門檔次。
企業經營者引進設備時,首先應考慮企業資金承認能力,不能盲目引進過分先進、昂貴設備,要投入的物有所值,達到“花一分錢賺一塊錢”的目的;同時保證設備中高端化,盡量抓住國家主線工程或重大項目,最好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產品;最后要確保公司能完全掌握設備操作及簡易故障檢修,為打造一個擁有先進的數控機床、加工中心等先進設備,配備專用清潔的裝配車間,試驗裝置先進、齊全,滲漏量檢測手段先進等生產機械化、半自動化和自動化操作的生產車間而發展。
二、以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江澤民說過,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沒有創新,企業就無法長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企業的發展,靠的是市場,而為了適當市場競爭發展,企業就得不斷的創新進步,進行產業化結構的調整,閥門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堅持“科技創新”,增加新產品研發,加大市場核心競爭力和主導力,以技術創新引領企業發展。
目前國內許多
閥門廠企業也引進較為先進設備和技術,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還明顯不足。閥門企業的生命力在于其產品是否具備生命力、高科技和先進性。落后產品雖然能帶來一時的效益而不能立即擯棄其產生的價值,但只有堅持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才能沖出“創新不足,模仿有余”的市場亂象,為企業帶來長期的效益和發展,并打造出自主品牌。
企業如何更好的技術創新,可以借鑒以下幾點作為參考:
1、售額中提取3%至6%的資金作為研發經費,盡量解決人員、資金、設施等限制,為技術創新研發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
2、不能只在結構上做部分改進,不能過分發展傳統產品,而忽視對新產品熱產品的研發,在參考其它企業成功技術的同時要注重原始實驗的數據,打造出自主研發的新產品。
3、科技創新要單一化、專業化,先在一類產品上做精做大形成企業特色后,再逐步往熱門產品和高端產品跨進。
4、根據企業自身能力對外引進先進研發技術,發揮優勢,結合現有標準進行完善,最后掌握關鍵技術、關鍵設備的制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