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至今,雙水鎮擁有香業企業700多家,其中制香企業近500家,其余為印刷包裝、物流、制香機械等上下游香業企業。產品品種有塔香、擊香、異型香、工藝香、熏香、棒香等150多個花色品種。雖然名聲在外,但是小岡制香業卻一直無法擺脫困擾了其600多年的“看天吃飯”的尷尬。佛香需要干燥,廣東的氣候卻偏潮濕,逢梅雨季節,更是十天半月不見陽光,如有未售出的佛香就會發霉變質,給制香業帶來極大損失。
600多年間,迫于生產力的限制,作坊主們只能通過雨天燒柴火的原始烘干方式來盡量挽回損失。近年來,隨著制香業規模迅速擴大,燒柴火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大量產品的烘干需求,加上可能伴隨著火災等安全隱患,已經被政府禁止。制香企業轉而尋求烘干機的“幫助”。然而,物料烘干過程耗能巨大,據統計,在大多數發達國家,用于烘干所消耗的能量占到全國總能耗的7%-15%。因此,若要保證烘干機正常使用,當地政府還需要對電力進行改造。
不過,熱泵烘干技術的出現或許可以改變烘干機耗能巨大的局面。熱泵烘干機只需消耗少量電能,就可吸收空氣中大量的熱量,耗電量僅為電加熱的1/3-1/4。在佛香烘干過程中,一臺普通的烘干機的烘干成本大約為0.12元/斤,熱泵烘干機可以降低至0.08元/斤,節能省電提升了30%。小岡香業聯合協會副會長戴志強告訴記者,推廣熱泵烘干機是改變“靠天吃飯”的重要舉措,“以前天控制人,現在終于可以不受天氣影響了。”不過,戴志強否認天氣是購買烘干機的主要理由,“我覺得烘干機主要是起到一個應急的作用,特別當我們因為天氣原因無法向客戶交貨的時候”,“與客戶保持良好的誠信才是我們推廣烘干機的主要原因”。
據了解,小岡香業協會將會與廣州凱能電器合作,向制香企業推薦這種高效低能耗的熱泵烘干機。不過對于占小岡制香企業1/2的小型生產商而言,一臺價值不菲的烘干機成本有些過高。而另一方面,隨著大型生產商利用先進技術提升產量和質量,逐漸擺脫“靠天吃飯”的窘境,或許將使整個小岡香業走上資源整合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