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道孚草原防火辦:滅火靠拖把
2010-12-09 10:46:49 來源: 新京報 (北京) 跟貼 133 條 手機看新聞
一場草原大火,導致22名救火人員遇難,很多道孚人覺得不可思議。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當地設有多個防火滅火責任部門和單位,但撲火主要靠鐵鍬、塑料拖把等落后原始的工具,縣草原防火辦這樣的防火部門,只是一個存在于紙上的機構,沒有經費和人員編制。
甘孜軍分區獨立營戰士演示撲火過程。他使用的,就是當地的主要滅火工具“塑料好神拖”。
昨日,四川道孚居民送別在救火中犧牲的平民。本報記者 秦斌 攝
一場草原大火,導致22名救火人員遇難,很多道孚人覺得不可思議。在四川道孚縣,平均每年都有五六場草原火,但從沒燒死過人。
約70度陡峭山坡的特殊地形,長期干燥的天氣,加上突如其來的強勁旋風,多個特殊與偶然的因素在12月5日相遇,導致了這場死亡慘重的悲劇。
一個尷尬的現實是,當地設有多個防火滅火責任部門和單位,但撲火主要靠鐵鍬、塑料拖把等落后原始的工具,縣草原防火辦這樣的防火部門,只是一個存在于紙上的機構,沒有經費和人員編制。
大火后,農業部撥付給設在道孚縣農牧局的縣防火辦369萬元,用于購置防火防備和培訓、宣傳等。
一分鐘吞噬22人
這場致22人遇難的草原大火,從發生到結束,只有一分多鐘。
這片山地草原,距離道孚縣鮮水鎮孜龍村只有幾分鐘的車程,人們把這里叫呷烏溝。
這是兩面相鄰的山坡,中間被一條泥石流沖刷出來的山溝隔開。山坡上,長滿剛剛沒過腳踝的雜草。山溝里,水分相對充足,灌木和雜草有一人多高。
呷烏溝,距離甘孜軍分區獨立營營部,開車不到二十分鐘。
根據獨立營軍官的回憶,當時有戰士在院里看到山上冒煙,向李列報告。
中午1時許,獨立營大院里響起緊急集合號,包括李列在內的62名官兵迅速集結,乘車向呷烏溝進發。
車停在山腳下,62名官兵跑步上山,趕赴火災現場。
與獨立營前后腳趕到的,是當地道孚林業局、農牧局、鄉鎮干部群眾,還有道孚林業局的121名救火人員。
此時,只有一面山坡著火。在183人一個多小時的撲救下,下午2時30分許,大火被控制住,現場只有零星余火。
3時10分許,突然,一陣強勁的旋風刮起,余火被吹起并迅速向山溝蔓延。
獨立營三連四班班長侯小偉回憶,大約只過了一分鐘,整面山坡便被燒成一片焦黑。
不可思議的死亡
這是一場讓道孚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災難。
王智晶,1997年參加工作,現任道孚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辦主任。從參加工作開始,他就成為縣林業局打火隊隊員。
在王智晶的記憶中,每年他都要參加火災撲救。然而,13年的打火經歷,王智晶還從未見過火燒死人,只是偶爾會有打火隊員不小心摔傷或者崴腳。
“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草原火能燒死人?”12月8日,道孚縣農牧局副局長四郎生根說。
“往年的火災,有遠大于此次的。”道孚縣鮮水鎮副鎮長布姆確記得,當地曾發生過一次大火,連續燒了1個多月。
但在所有人的記憶中,頻發火災的道孚縣,以前無論多大的火災,都沒燒死過人。
8日上午,四郎生根陪同四川省農牧廳的官員和專家,到了火災現場。專家測量發現,導致22人遇難的火災現場,坡度在61度-74度之間。
曾在道孚林業局工作27年、擔任11年防火辦主任的繆劍斌分析,在如此陡峭的山坡上,山草非常干燥,對面山坡上剛剛發生了一場大火,空氣溫度極高,燃點很低,一點火星就能引燃整面被烈火炙烤過的山坡。
不過,僅僅是特殊的地形,并不足以釀成慘劇。繆劍斌說,兩面山的山溝正好對著鮮水河,河風吹來,引起冷熱空氣的急劇對流,形成旋風。
強勁的旋風,將余火吹燃,并扯著火勢迅速席卷了陡峭的山坡。
“這是一個意外,除非是未卜先知,誰也預料不到這種情況發生。”四郎生根說. 好神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