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又名山茶籽、茶葉籽、茶籽、油茶果,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國南方的山區和丘陵地帶,油茶樹長在深山,盡吸天然養分,常青長壽,被譽為”東方樹“。從油茶籽中提取的茶油極具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它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和營養成分,長期食用,具有明顯的預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壓、降血脂、防癌抗癌的功效,極具營養價值和保健功能,所以是《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中大力提倡推廣的植物油,也是國際糧農組織首推的衛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傳統的山茶籽加工程序從采收回經過曬干、剝殼、分揀、烘干、碾碎、蒸粉、踩茶餅,最后到榨油的環節,其中干燥過程為油茶籽加工利用的第一道關鍵程序,對油茶籽品質、出油率和油脂的品質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下面重點說說油茶籽、山茶籽烘干機的選擇及油茶籽、山茶籽在烘干上的關鍵步驟、注意事項。
目前市場上的油茶籽烘干機和烘干辦法良莠不齊,諸如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熱風干燥等等,只有選對烘干設備,才能事半功倍,油茶籽的烘干效率和品質自然均能得到有力保障。而哪一種干燥設備和干燥方法更適應于油茶籽烘干?經過分析研究微波干燥、自然干燥、熱風烘干后的油茶籽油脂過氧化值、油脂酸價等指標。專業權威的油茶籽學術專家得出的結論是,油茶籽中油脂的品質以熱風干燥最為適宜。
1、微波干燥的茶籽油脂過氧化值和酸價都較高,雖然速率快、干燥時間短,但干燥溫度較高,難以控制,并促使油茶籽蛋白變性程度增大,出現油脂外溢,而且干燥成本高,所以微波干燥不適合油茶籽加工企業規模應用。
2、自然干燥溫度低、時間長,一般需要10多天,在曬干過程中太陽光觸發油脂的光氧化,導致酸價和過氧化值升高。另外自然干燥受天氣影響最大,且干燥時間太長,易受蟲鼠污染,人工多,不利于大規模的油茶籽干燥處理。
3、而熱風干燥時間較自然干燥明顯縮短,沒有光照,而且干燥過程對脂肪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經熱風干燥后的油茶籽在貯藏過程中的酸價和過氧化值升高最小,品質最好。熱風干燥后的油茶籽在儲藏期間其中油脂品質最好,適宜的干燥溫度既能保證干燥速率又能提供穩定的油茶籽品質,因此,熱風干燥是油茶籽加工企業首選的干燥處理方法,該方法經濟可靠。
油茶籽烘干關鍵步驟:
根據油茶籽的特性,其茶籽外部包裹著一層組織密實且呈分離狀態的茶籽殼,對于茶籽仁的熱量傳遞和水分蒸發過程阻礙較大,且油茶籽水分大部分集中于茶籽仁中,傳統的干燥方式周期長,效率低,不環保。使用熱泵型油茶籽烘干機大大減少了油茶籽的干燥時間,每一批次油茶籽干燥時間約20小時完成,分5個關鍵步驟進行:
步驟1、溫度控制在55℃ ,時間不超過2小時,只受熱不除濕,讓山茶籽受熱均勻,達到平均一致溫度,水份開始蒸騰進空氣里隨著油茶籽溫度的提高,其表面的蒸汽分壓也不斷提高,水分汽化速度也迅速提高。
步驟2:開始升溫并除濕,溫度控制在60℃ ,濕度從初始的75%降至55%,時間約6小時,油茶籽表面水分向周圍介質擴散的速度,水分含量直線下降。
步驟3:維持60℃ 恒速干燥,采用連續除濕方式,將濕度除至40%,時間4小時,油茶籽表面的水蒸氣壓處于與此時油茶籽溫度相對應的除濕狀態。
步驟4:同樣將濕度降至30%,溫度在步驟2的基礎上再提升3℃ ,時間4小時,干燥速度不變。
步驟5:將濕度降至20%,溫度保持不變,時間4小時,空氣濕度在20%,山茶籽的濕度也就在10-12%左右,烘干2噸油茶籽,一臺12P熱泵山茶籽烘干機,共用時20小時,耗電300度,平均每斤濕山茶籽的耗電量是0.075度。空氣能熱泵油茶籽烘干機的節能效果非常顯著,烘干過程零污染,無任何污染排放物,且烘干完成的茶籽具有殼脆仁軟、出油率高的特點
注意事項:
1、微波干燥的茶籽油脂過氧化值和酸價都較高,不適合油茶籽加工應用。
2、油茶籽烘干過程中前5小時內要大量排濕,把目標濕度設置得低一點,以便機器高頻率排濕。
油茶籽油的消費市場越來越大,發展油茶產業并迅速增加油料供應,受到政府的重視和提倡。大型油茶籽種植加工基地分布于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廣西以及貴州黔南等地區。隨著科技的發展,茶油機械化生產的推廣普及,相信未來的茶油的產量會持續上漲,生產效率會逐步提高,茶油品質也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