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7
24日早晨7時30分許,
“砰”的一聲巨響,
福州馬尾港口路一鹵雜鋪,
陳老太太剛按下電燈開關,
就被巨大的爆炸氣浪掀到了門外,
臉、手等被燒傷。
大火將店鋪燒得面目全非,
店主陳先生認為,
是液化氣罐泄漏導致了爆炸。
事故具體原因,還有待有關部門調查。
爆燃后的店鋪一片狼藉
剛按下電燈開關 整個店就爆炸起火
馬尾港口路60-1號商鋪高才子粉干鹵雜店,在經歷了這場爆炸與大火后,已經是一片狼藉。黑色的卷閘門已經扭曲變形,大門旁懸掛的空調外機也被燒變形,屋外的墻面黑乎乎的。3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一片狼藉,看不到完整的器具。
店主陳先生說,自己凌晨3點多才打烊,岳母每天清晨都會到店里,將涼菜等做好。24日早晨7時許,岳母打開卷閘門進入店里,在門口剛按下電燈開關,店鋪就整個爆炸著起火來,強大的沖擊波將她沖飛到店外。“要是不開燈直接去廚房做事,整個人可能都沒了。”陳先生說。
記者看到,旁邊是其他商鋪,而樓上是居民住宅。“趕緊打了119,就怕連著燒起來了。”附近的一位商家告訴記者,由于是早晨,很多人被爆炸聲驚醒。陳先生說,大火將整個店鋪毀了,各類電器、存貨,再加上裝修,損失達十余萬元。
在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醫院的外科,記者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陳老太太,她裸露在外的臉和雙手均被燒傷,已經上了藥。醫生表示,陳老太太是二級燒傷,燒傷面積約5%,萬幸的是傷情并不嚴重。
質量問題還是使用不當 需權威部門鑒定
業內人士猜測,可能是液化氣體持續泄漏,在鹵雜店這一相對封閉區域形成爆炸性氣體環境,達到爆炸極限,開燈時,電流接通的一剎那會產生電火花,這種電火花雖然很小,甚至看不到,但溫度卻不低,瞬間點燃泄漏的燃氣,引發了爆炸,導致大火。
但該人士同時表示,液化氣泄漏,是氣罐質量問題還是操作使用不當,則需要有關權威部門調查鑒定。
在消防官兵控制火勢后,液化氣罐已經被陳先生控制。根據陳先生提供的簽收單,兩罐液化氣,是16日由福州金順液化氣有限公司業務人員送到店鋪內的。
24日,記者聯系了福州金順液化氣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并留下了聯系方式,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會將相關信息反映給負責人。但截至昨晚發稿,金順公司尚沒有任何回應。
新聞來源:海峽都市報
餐飲業液化氣使用安全現狀
年底將至,各類節日聚會、宴請接踵而至,餐飲業的生意往往是一年火爆的時候。作為液化氣使用率高的餐飲業,這部分群體液化氣用量大、頻率高、用氣的環境復雜,是液化氣事故發生的主要場所。有些地方對于餐飲行業的燃氣使用也出臺了規范性的文件,作為專業的液化氣配送服務品牌,小編整理了一些簡單、易記、易行的安全注意事項,希望廣大餐飲行業液化氣用戶能熟記并切實執行到日常工作中。
餐飲業液化氣使用常見的安全隱患點
1、使用超期、報廢的液化石油氣瓶。
餐飲業用戶往往是液化氣從業人員的重點爭搶目標,很多黑氣點為了以更低的價格拿下客戶,往往將報廢鋼瓶繼續使用來降低成本。液化氣鋼瓶本身高使用年限只有8年,每4年要進行檢驗,報廢瓶和過期瓶有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該類鋼瓶一旦出現事故,不屬于保險理賠范圍。
2、使用環境場所不規范
很多小成本餐館的廚房會處于地下室、車庫等不具有良好通風環境的場所中,而且疏于對其設置安全措施。
3、使用方法不安全
液化氣作為易燃易爆品,使用過程中必須要遵守安全使用守則,比如嚴禁將氣瓶通過軟管和三通連接多臺灶具、嚴禁將連接的膠管穿門、窗、墻及廚房過道、嚴禁對鋼瓶進行加熱等,而在很多餐館中這些嚴禁的事項多有發生。
4、使用前后無檢查
液化氣的配件軟管、閥門之類的都是要求定期查看、更換,液化氣使用前后需要做到的檢查等等,排除與預防是避免事故發生有效的手段,大部分餐飲業液化氣使用者沒有形成自己的安全檢查機制。
知道了餐飲業用戶常犯的幾個安全隱患點,還更需要掌握以下“五不準,六必須”,雖然簡單,但是對液化氣使用安全行之有效。
五不準
1、不準在使用液化石油氣的廚房內使用油爐、煤爐等其它明火火源。
2、不準將裝有液化燃氣的鋼瓶倒置、平放、加熱、敲砸或者露天堆放。
3、不準過多的存放鋼瓶,且在氣瓶間內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使用明火。
4、不準未經檢查就點火使用,餐廳、廚房內的燃氣設施在使用前、中、后應及時檢查,發現打不著火、泄漏、閥門堵塞、失靈、膠管老化或破損等情況時,應立即關閉氣瓶閥門等開關、停止使用并向供氣單位報修。
5、不準私拆卸氣瓶閥門,傾倒殘液。
六必須
1、必須保持廚房和存放液化氣鋼瓶場所的空氣流通。
2、必須按有關規定在用氣場所配置滅火器材。
3、必須將氣瓶直立使用,氣瓶與灶具距離不應小于1米。
4、必須與液化氣配送門店簽訂《供氣協議》,接受其工作人員的安全檢查及技術指導。
5、餐飲用戶必須設立一個以上的專(兼)職安全員,負責液化氣設施的安全操作、檢查,對員工開展液化燃氣知識及安全用氣的講解教育。
6、餐飲用戶必須建立健全灶具點火、熄火、運行的保養要點以及著火的應急處理措施等安全使用燃氣管理制度。
餐飲燃氣安全預警報警系統
廚房燃氣的不當使用往往會在這些公共密集場所造成比較大的傷亡事故,短暫式、補救式的拉網式排查往往因人力、環境等主客觀因素影響造成整治不到位、難到位。
從“智慧城市”“安全城市”等概念的提出,社會對于公共安全的意識愈發重視。【公安部:堅決預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災事故】中提到加強社會面火災防控,始終保持排查整治高壓態勢,堅決把隱患消除在火災發生之前。牢固樹立科技強警意識,緊跟信息時代發展步伐,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加快消防大數據平臺建設,加強對火災風險的識別、預警,實現信息引導警務,加快實現信息化條件下防滅火和應急救援工作轉型升級,牢牢掌握主動權。
預警就是要防止事故的發生及擴大,利用數據平臺作為媒介鏈接用戶手機和場所環境,用戶和職能部門遠程實時查看場所環境。
例如燃氣報警器,把報警器安裝在九小場所的廚房里,當燃氣發生泄漏,報警器探測到泄漏氣體會把實時濃度值會發送到平臺及用戶手機APP端,當濃度值達到一定值用戶還會收到短信提示。
職能部門(消防、安監、城管、社區等)利用數據平臺,查看報警點,快速處置,避免事故發生和升級,更能統計當月報警數據分析事故集中地,時間等從而精確、合理地制定整治方案。
圖1燃氣報警器及手機端APP
圖2數據平臺報警器實時濃度值
圖3用戶地址及燃氣狀態
綠色——正常(0-1999ppm)
黃色——輕微泄漏(2000-3999ppm)
紅色——嚴重泄漏(4000ppm以上)
灰色——設備故障或斷電
圖4燃氣監控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