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輸配電網訊:近年來,面對瞬息萬變的電力市場,電氣行業“倒閉”、“關停”、“破產”、“拖欠工資”、“業績下滑”、“虧損”等消息動搖人心。由于國內產能過剩嚴重,很多商家要么沒生意,要么靠低利潤走量維持生存。
長此以往的“亞健康”運營模式成為企業的致命傷,部分中小企業被拖累到出局成為必然結果。然而,除了外部環境,內在的惡性競爭也在吞噬行業的好光景。為了維系客戶、保證有生意可做,一些企業不惜以“保本”姿態賣貨,加重了倒閉風險。
在買賣市場里,買東西嘛,當然要挑便宜的買,可關鍵的問題卻是,在客戶無法對產品質量進行鑒別的情況下,賣家無底線的經營,最終擾亂了市場,出現了餓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客戶的錯誤現象。
1.餓死同行
比如在柳市電器之都,有50家同類型的供應商,而同一個地區里有50家有需求的經銷商,如果有一家供應商用低價搞定了15家經銷商,那剩下的49家商戶就只有35個機會了,接不到訂單的就直接餓死。長此以往,市場就被擾亂。
2.累死自己
電器產品毛利率控制在10%左右,可實際上有的廠家為了有生意做,毛利率5%也在接,有的2%,甚至更低。接到單了,當然高興,小作坊熱火朝天日夜不停地趕著工期,營銷部天天忙著發單,安排發貨。
在這看似繁榮的背后,廠家的日子真的好過嗎?到年底一算賬,除去工人工資,房租費,水電費,市場推廣費,物流費,衛生費,網絡費,電話費,各類罰款,唉,辛辛苦苦干一年,到頭來就剩下三瓜兩棗,還不如給別人打工賺的多,何苦呢?
有一句行話叫“買的永遠沒有賣的精”,不是內行人永遠不知道電氣行業這水有多深。近段時期,越來越多的電氣企業負責人抱怨,低價競爭已經擾亂了正常的行業秩序。“不管什么樣的產品,總有更低價格的產品出現。不管下游的用戶給出的價格有多低,總有人會接單。從生產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價格根本無法保證利潤率,如果他們能做,那也肯定是在原材料和工藝上偷工減料了。”長此以往,行業的健康發展勢必受到威脅,中國制造的影響力一定會下降。
3.坑死客戶
買家以為占了個大便宜,殊不知最該哭的是自己。經常聽到各種客戶抱怨問題,殊不知原材料成本上漲嚴重,各方面成本居高不下,這么低的價格能買來什么樣的高質量的產品呢?貪圖便宜最終損害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