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優秀的生產車間管理者,不僅要熟悉和推行公司已有的管理制度,更要逐步建立完善車間的管理制度體系,制定出員工的行為規范,起草文件注重可操作性,盡量使每一項行動都有明確的規定,并根據使用反饋情況及時更新,變無規定可依為有規定可依,從各個方面規范員工的行為。
并通過日常的檢查督促,逐步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鼓勵員工自覺按規程去做,固化良好行為,改正錯誤行為,為車間管理的正規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不同的工種在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都要求有不同的安全措施,生產車間安全生產措施法則,可歸納為對“人機料法環”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規范。
安全管理歸根結底是對人的管理。生產車間崗位的人員需求程序應是非常規范的。
車間新需求的員工,根據公司所薦人員的詳細材料,先形成定崗的初步意向,然后到輔助崗位進行一段時間的磨合。在這段磨合期中,車間以責任感強弱為該員工最基本的評價基準,然后根據該員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練程度等情況進行總評,形成書面資料,反饋給公司,以落實定崗。
對初評不能擔當本崗位者,車間通過以培訓再教育等途徑來提升該員工的綜合能力,以達到勝任的目的。如再不能勝任的員工,則謝絕錄用。
在日常生產中,車間管理者要注重與員工進行溝通,通過表揚鼓勵獎賞等激勵方法增加員工的工作信心和激情。
“機”,即機器設備的管理
機器設備是企業進行生產活動的物質條件,是進行安全生產的首要保障。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管理者,應根據設備保養的復雜性,對每臺設備定制 “設備責任牌”,落實專人負責。
公司不定期開展現場管理檢查,并建立相配套的獎罰制度,使每個設備責任人形成自覺保養設備的良好習慣。員工在交接班的時候,必須有機器設備運行情況的交接記錄,一旦發現機器設備運行異常便可及時報告及時維護。此外,還應定期組織安排機器設備操作培訓或理論培訓,以達到安全操作的目的。
“料”,即物料的管理
物料管理是安全生產中的基本因素,由于化學物料的特殊性, 物料性能的轉換相當快,也就是說,從低溫到高溫,從低壓到高壓,由稀變稠等一系列反應,伴著一種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間便可完成。車間從領料人員開始著手,應進行專業的培訓,使他們熟悉工藝流程,通曉每種物料的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對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計算精確。
對于不適存放的物料,嚴禁在車間停留,做到現領現用。領料人員必須對倉庫原料進行及時檢驗,嚴禁將不合格原料領進車間。為此,車間還應建立專門的考核制度,培養員工認真仔細的工作作風。
“法”,即操作法,指導書
操作法是引導操作的路線,在操作過程中路線不能變。有的操作工特別是新員工對操作法常有疑惑,作為生產車間管理者,除了解釋,還應派出經驗豐富的老操作工進行手把手教導,直到他們完全理解和掌握。為了減少安全隱患,車間還應根據原始記錄顯示記錄儀,不定期地進行檢查,提醒操作人員時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與規定完全一致。
“環”,即環境的管理
環境可直接影響到安全生產,也是創造優質產品的前提。作為一名生產車間管理者,應結合“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 的5S管理思想,以現場管理為出發點,通過開展自查與互查的方式,結合車間實際制定相應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