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空調換熱器中使用得較普遍的銅管直徑為9.52mm左右,進入1990年以后一些空調器生產企業已經將換熱器的傳熱管管徑細化成7.0mm,其中蒸發器管徑細化的現象最為普遍。這種細管徑的換熱器,由于管與管之間距離縮小,使得肋片效率提高、傳熱有效面積增加、空氣流過時的流動阻力減小,強化傳熱。1995年以后,一些家用空調器生產企業又將傳熱管的管徑進一步細化為6mm,甚至5mm,傳熱效率又進一步提高,尤其是在應用于替代制冷劑R410A的室內機時,由于R410A制冷劑系統的壓力比R22的高1.6倍左右,使用細徑管有利于提高安全可靠性。
目前國內的內螺紋管管徑主要有12.7mm,9.52mm,7.94mm,7mm,6.35mm和5mm等幾種規格,其中9.52mm與7mm應用最為普遍。并且隨著銅價等原材料上漲及***對空調能效的要求,銅管正朝著細徑薄壁的方向發展,但管徑太小會造成冷媒阻力變大,薄壁會使工作中管子出現泄漏或者爆裂的可能性增加。


(2)底壁厚
目前內螺紋管底壁厚一般在0.20~0.30mm范圍內,底壁厚越薄傳熱效果越好,但底壁厚過薄會削弱管材的強度以及齒的穩定性,不僅不利于后道工序的U形彎管質量與焊接質量,而且同樣也會因齒的穩定性差,影響傳熱效果。
(3)齒高
齒高是影響傳熱的重要因素,增加齒高會使內表面換熱面積和刺破液膜能力增加,內螺紋管傳熱效果增強,但齒高的增大受加工技術的限制。目前內螺紋管齒高一般在0.10~0.25mm范圍內。


(4)螺旋角
螺旋角的存在是為了使流體旋轉,使管道中流體產生與徑向不同的二次流,增加湍流的強度,從而使對流換熱得到加強,換熱系數隨之增加,所以螺旋角增大能增強換熱系數,但隨著螺旋角的增大,壓力損失也隨之增加,故螺旋角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個合理的范圍。
(5) 齒頂角
(6)齒數(螺紋數)
增加齒數即螺紋條數能夠增加汽化核心的數目,有利于沸騰換熱舉措,增加內表面換熱面積。但是齒數增加過多,會使齒間距過小,反而減弱了管內流體的被攪拌強度,且加大了齒間液膜厚度,增大了熱阻,而降低了換熱能力,使得螺紋管的換熱效率趨近于光管,故齒數應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為宜。
(7)槽底寬
槽底寬尺寸大有利于傳熱,但槽底寬尺寸過大,脹管后齒高被壓低的程度及齒型的變形量增加,傳熱效率將降低,因此在保證抗脹管強度的前提下,槽底寬大些好。
(8)潤周長
增加潤周長可以增加汽化核心數,使蒸發傳熱效率顯著提高。因此,對于蒸發器用管,管內橫截面潤周長越大越好。潤周長的增加,可以通過增加齒高和減少齒頂角來實現。
● T2紫銅盤管 直條管北海市新鄉:http://www.jdzj.com/jdzjnews/k2_35739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