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加速發展,市場瞬息萬變,既需要科技創新的支撐,亦倒逼技術的迭代升級。
作為橡塑行業舉足輕重的創新技術展示及交流平臺,“CHINAPLAS國際橡塑展”時刻洞悉需求,感知時代脈搏,不斷添加及強化新元素,持續引燃橡塑新動能。
繼“工業4.0”之后,
“循環經濟”將是下一個大趨勢
▼
當前發展循環經濟已逐漸成為全球共識,也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展會主辦方 - 雅式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總經理梁雅琪女士 談到:“CHINAPLAS國際橡塑展舉辦至今已是第三十三屆,每屆均深挖市場需求推陳出新。在過去三屆展會,我們將工業4.0提升到顯著的位置,繼工業4.0之后,循環經濟將是下一個大趨勢。”
“此前我們就已關注到循環經濟:
早在2011年推出了‘生物塑料專區’,展示的可降解塑料及生物基塑料極具看點;
從2016年上海展開始,我們設立‘回收再生科技專區’,陣容持續壯大。
在來屆展會中,這一主題將提升到更為重要的位置,引領展商及觀眾探索循環經濟領域的巨大空間。”
梁雅琪補充,“我們剛剛參與今年9月于泰國曼谷舉行的‘東盟塑料業論壇’。
論壇以‘透過循環經濟創造可持續發展的價值’為主題,邀請了當地政府、行業協會、原材料供應商及品牌商,共同分享廢塑料處理及應對環保之對策,可見循環經濟都是全球塑料行業的一大關注點。”
“除了循環經濟外,我們亦洞察到市場新的動向及需求,例如‘一帶一路’倡議在塑料產業催生的新商機;
以及世界經濟形勢變化、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塑料技術創新的機遇與挑戰等。
故此,今年主辦方強力出擊拓展海外市場,啟動了在東盟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的宣傳,并派員親臨當地邀請協會、企業參觀展會,旨在協助展商開拓更多的商機和加大投資回報率。”
品牌紛紛宣布使用再生塑料,
“蛋糕”香甜誘人
▼
循環經濟的實踐,品牌商的推動都是舉足輕重,越來越多的品牌企業宣布加入回收利用的環保行動。
2017年,阿迪達斯售出100萬雙由海洋塑料垃圾制成的跑鞋,計劃到2024年前停止使用全新塑料而僅使用再生塑料為原料進行生產。
卡夫亨氏宣布到2025年,將在全球范圍內100%采用可回收、可重復使用或可降解的包裝。
可口可樂、聯合利華、沃爾沃、宜家、耐克、H&M等龍頭企業,也紛紛公布使用再生塑料的計劃。
家電巨頭格力電器也斥巨資設立再生資源公司,從事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拆解,讓原料再生,從而實現家電產業鏈的生態循環。
循環經濟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在循環經濟產業鏈當中,廢塑料回收利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廢塑料再利用國家之一,據預測到2025年,中國的城市固體廢物產生量或將達到世界總量的近四分之一。
提高廢塑料回收利用率,對于發展可循環經濟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原料緊缺,
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加速變革
▼
市場巨大,原料卻奇缺。2017年,《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出臺。
繼2017年底中國禁止進口生活源廢塑料后,工業來源廢塑料也將在2018年底全面禁止!“禁廢令”進一步升級,塑料的回收、再生受到空前矚目!
據統計,2016年中國進口廢塑料730萬噸,價值37億美元,占世界廢塑料進口總額的56%。
過去高度依賴進口、回收產業鏈不完整、回收利用率偏低、規模化回收占比低的廢塑料行業,隨著“禁廢令”的推行,勢必加劇原材料來源的短缺,再生資源回收體系急需變革。
垃圾分類、廢品回收及處理、再循環再利用整個鏈條有待全面打通。
政策的利好,以及互聯網和物聯網技術的介入,“物聯網+智能回收”技術如星星之火開始燎原。
在智能垃圾分類回收領域,小黃狗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嶄露頭角,實現了對生活垃圾前端分類回收、中端統一運輸、末端集中處理。
此外,笨哥哥科技、虎哥、綠貓、閑豆、千鳥回收、章魚等一批環保回收行業的優秀企業,也正在切入回收領域的上游與后端環節,通過互聯網提升回收效率。
謀劃“循環經濟論壇”
承接產業新能量
▼
在廢塑料高速轉型調整期,如何整合回收環保產業鏈,探索自建及完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突破新的可再生廢塑料種類及技術,升級改造高效分選、高效造粒、廢塑料熱解等環保技術與設備,成為當前的聚焦點。
除了傳統的PET、PC、PS、PP、PE、PVC、ABS等通用廢塑料種類外,POM、PTFE、尼龍(-6、-66)、PVB等材料再生也逐漸受到企業的青睞。
掌握先進技術,提高科技創新。為助行業把握新機遇,“CHINAPLAS 2019 國際橡塑展”在加大“回收再生科技專區”展示力度外,還將舉辦“循環經濟論壇”。
據透露,論壇將邀請業內專家,對政策法規、回收分類處理及循環利用之技術、后端創新應用等整個產業鏈條進行充分解讀,與業界共同探討行業趨勢、產業機遇、挑戰及應對,詳情留待日后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