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生產量最大的聚合物,聚乙烯塑料是乙烷加工生產的最終產品之一。
乙烷經裂解轉化為乙烯后經過進一步加工,就會由原先無色無味的氣體“變身”為各類塑料制品廠所需的PE顆粒料等產品,而這些塑料顆粒等產物由于生產時聚合方式、環境的不同會擁有不同的性能,而這決定了它們的不同的用途,有些可以成為各類食品的包裝,有些可以成為諸如水杯、瓶子等容器,盡管都叫做聚乙烯塑料,但是因為不同的性能用途,PE可以被生產為成千上萬種產品。或許很多人都沒想到,生活中使用的不少塑料制品的原料,原來不過是一種看不見聞不到的氣體。
對于塑料行業歷史等有一定了解的人或許會知道在上世紀的60年代是美國塑料行業的黃金年代,而今由于頁巖氣革命,美國似乎又得到了再度登上塑料產業之巔的良好基礎,近年來,美國的乙烷產量基本呈現處于逐年上升的趨勢,在過去的10年里,美國的乙烷產量實現了翻一番的提升,同時輕質頁巖油生產也助力了其乙烷供應增加。由于頁巖輕質原油中含有相對高濃度的乙烷和其它凝析液,只需簡單分離就可使用。
頁巖氣革命生產出來的低價原料催升了市場對石化投資的沖動,而廉價的能源供應也使得石化廠的加工成本得以降低,自2010年起,美國宣布了超300個項目和超2000億美元的項目投資,盡管美國每年的乙烷出口量都在增長,但隨著其國內各個新項目設備的投入生產,對于乙烷的需求也隨之增加,而這也成為上述乙烷價格上漲的原因。
盡管美國國內對于乙烷的需求近年來一直在增加,但是出口仍其不可缺少的一環,而出口瞄準的目標,恰恰是快速發展,需求仍有缺口的中國市場。
2017年,國內乙烯供應量約2037萬噸,同比增長4.8%;乙烯當量消費量在3900萬噸左右,缺口達2000萬噸。在國內乙烯消費中,PE的三個品種LLDPE、HDPE、LDPE占總消費量前三位,占比分別為27%、26%、11%。
由于未來國內對于乙烯的需求量依舊有巨大的空間,同時以乙烷作為原料相比其他合成途徑具有成本更低,更環保等優點,因而國內自然就有企業選擇進口來自美國的乙烷,如在去年11月份,南山集團和美國乙烷公司(AEC)簽署了20年長約的大規模乙烷進口合作協議。
盡管在未來中美就乙烷項目進行合作的事例勢必會越來越多,但這也可能成為國內塑料工業受制的因素,加之近期中美貿易摩擦,盡管乙烷未成為加稅清單上的一員,但也需警惕波及可能性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美國的頁巖革命一直以來都吸引了不少人的關注,有的人視其為前景廣大,也有人認為不過是一場“忽悠”。相比于原油產量的增長奇跡,市場上對美國油氣凝析液的增長明顯關注不足,在進步的同時,我們但是也不要忘記,現階段的塑料工業,誰可與作為頁巖革命的先行者的美國并駕齊驅?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