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部分產品增值稅出口退稅率進行調整。這是繼今年9月份以來,財政部第二次以文件形式對出口退稅率進行大規模的調整。在今年9月初,上述部門就聯合發布了《關于提高機電、文化等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自9月15日起,對機電、文化等產品提高增值稅出口退稅率。
根據本次《通知》內容,相紙膠卷、塑料制品、竹地板、草藤編織品、鋼化安全玻璃、燈具等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6%;潤滑劑、航空器用輪胎、碳纖維、部分金屬制品等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3%;部分農產品、磚、瓦、玻璃纖維等產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0%同時取消豆粕出口退稅。上述措施將于今年11月1日起執行。
在今年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措施。會議決定自今年5月起,將制造業等行業和交通運輸、基礎電信服務等行業的增值稅稅率分別由17%、11%將至16%、10%。這意味著下月1號開始,隨著退稅政策和退稅清單的落地,國內部分出口產品將能夠實現在增值稅方面100%的退稅。
今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在降低稅負、提高產品出口退稅率方面頻頻加碼。相關資深學者表示如下兩條原因:
一、調整出口退稅最直接的目的是為企業減負。出口退稅是將企業在國內已經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等間接稅稅款退還給出口企業的一項稅收制度。對于出口企業而言,主要退的是已經繳納的增值稅。在如今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加劇的背景下,我國提高部分商品出口退稅率、擴大產品范圍,一方面是為出口企業減壓,另一方面也能夠幫助企業提升應對如中美貿易摩擦引發的加稅措施等外部沖擊的能力。
二、伴隨著近年來國內技術、產能的提升以及各大規劃項目的增加,國內一些塑料原料、制品因此面臨“產能預警”的嚴峻態勢,而化解的方法除開進一步加快加深研究, 擴大這些產品的應用領域,讓其走出國門,出口到其他國家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出口退稅的落地,將可以進一步增強國內這些原料、制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以PC為例,近年來東南亞及印度等地區對于PC的需求量顯著上升,而除我國外的亞洲PC產地均處于凈出口狀態,此次退稅的落地,無疑能讓國內的PC產品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擁有更強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