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28次出訪,飛行里程約57萬公里,累計時長193天,足跡遍及五大洲、56個國家以及主要國際和區域組織......這是習總書記工作的微小縮影,同樣見證著中國外交事業的開放與成熟。細水長流、歷久彌新,中國外交事業可以說是與時俱進的、是不斷創新的、是兼懷天下的。
隨著《大道之行》、《眾行致遠》在全社會范圍內掀起一輪熱播風潮,《中流擊水》、《穿云破霧》、《東方風來》、《美美與共》系列將依次推出。通過大型紀實勾勒出一個卓越的外交“藍圖”,傳遞一個和平友好的外交使命,展示一個雄厚嶄新的外交形象。紀錄片中娓娓道來的是一個逐步靠近世界舞臺中央、國際綜合影響力空前暴漲的實力大國,這也讓國人不禁心生自豪。
而中國責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聲音匯聚一方,凝聚而來的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高度認同與建設,是對“一帶一路”共建共享共贏的戰略選擇,更是中國對全球經濟發展獨特的貢獻力所在。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國際戰略,使之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是國家政府以及企業主體正全面實施的發展舉措。
獨行快,眾行遠。持久長遠的發展需要“百花齊放”。開放的世界決定了合作的必然,合作的目的在于最終的共贏。國家大步前行的“法寶”同樣在科學儀器產業適用。處在儀器產業“外力不夠,底氣不足”的特殊時期,一些企業面臨資金問題,一些企業面臨創新問題,另外一些企業則缺少對銷售策略的統籌規劃。在此過程中,任何一個企業都不可單打獨斗,更不能獨善其身。如何攜手共同迎戰產業發展面臨的共性難題,是首要之義。
互信互利、互惠包容,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好合作伙伴的利益也很重要。儀器經銷商、渠道商作為產業鏈條上重要的一份子,優質的產品質量及俱佳的品牌印象是他們拓展市場、贏占市場的本質因素。
在和平赤字、發展赤字、治理赤字凸顯的時代背景下,經濟環境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機遇強襲,發展依舊是硬道理。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工業4.0融合下所體現的分享經濟的理念逐步滲透在儀器產業的各個環節,研發、生產、銷售、市場拓展等“面面俱到”。當下,把握時代與市場契機至關重要,在推動產品向智能化、數字化、功能化、精密化趨勢發展的同時,借助電子商務等勇拓營銷渠道,以促使品牌更具特色優勢。
可以預見,行業內大企業抱團建立產業聯盟將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而中小企業則可以通過優化整合資源,務實基礎創新,清晰市場發展趨勢,不盲從、不放棄;不斷學習,勇于嘗試,做積極主動的市場參與者與筑夢者,從而在競爭險峻的市場夾縫中謀生存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