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用于油炸食品如油條時,在和面時加入,用量為10~30g/kg。使用過多,會有澀味。在蝦片中用約6g/kg,可使油炸食品松脆。②在果蔬加工中作為保脆劑可加約0.1%,加工 京糕時,取山楂果泥量2%的該品,在深糖漿中加熱溶解,趁熱倒入山楂果泥中拌勻,再倒入成型器中冷凝后即成。加工 白糖藕片時,將藕切片后浸于該品溶液中,可防止氧化褐變。浸漬后即在沸水中燙煮,在此過程中,先后加入約占鮮藕量0.8%的該品與3%的碳酸鈉,有利于改進品質。 ③作為腌漬品的護色劑,用量為0.2%~2%。作凈水劑用約0.01%。亦可用于 海蜇,銀魚等的腌制脫水。此外,該品與 無水硫酸鋁鉀(燒明礬)一樣亦為配制 復合膨松劑的重要原料之一。具體應用參見碳酸氫鈉。
⑴LD50貓口服5~10g/kg體重。⑵GRASFDA-21CFR 182.1129。
⑶ADI無需提出(FAO/WHO,1994)。
1、鋁鹽反應
⑴取該品水溶液(1+20)加 氯化銨溶液(1+10)及氨試液(氨水400mL加水配至1000mL),生成白色膠狀沉淀,再加過量氨試液,沉淀不溶解。
⑵該品水溶液(1+20)加氫氧化鈉溶液(1+25),生成白色膠狀沉淀,再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1+25),沉淀溶解。
⑶取該品水溶液(1+20)加氨試液直至生成少許沉淀為止,再加 茜素S溶液(1+1000)5滴,沉淀變為紅色。
2、鉀鹽反應
3、硫酸鹽反應
⑴取該品水溶液(1+20)加 氯化鋇溶液(3+25),生成白色沉淀,再加鹽酸或 硝酸(1+9)時沉淀不溶。
⑵取本溶液加等體積的鹽酸(1+3),不呈白濁狀,也不產生二氧化硫氣味(區別于亞硫酸鹽)。
物理性質無色或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無氣味。味苦。質硬。在空氣中穩定。1g溶于8.3ml水、4ml沸水、75ml甘油,不溶于乙醇。氯化鉀、硫酸銨可以增加其水中的溶解度,但幾乎不溶于硫酸銨的飽和溶液。水溶液呈中性,pH約為7。相對密度2.66。熔點1067℃。主要用途有血清蛋白生化檢驗、凱氏定氮用催化劑、制備其他鉀鹽、化肥、藥物、制備玻璃、明礬等。
外觀與性狀:無色或白色六方形或斜方晶系結晶或顆粒狀粉末。味覺:具有苦咸味。熔點(℃): 400(-H 2O) 相對密度(水=1):2.9500。閃點:1689°C 。溶解性:110 g/L (20℃),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二硫化碳。焰色反應: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