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床(英文名稱:machine tool)是指制造機器的機器,亦稱工作母機或工具機,習慣上簡稱機床。一般分為金屬切削機床、鍛壓機床和木工機床等。現代機械制造中加工機械零件的方法很多:除切削加工外,還有鑄造、鍛造、焊接、沖壓、擠壓等,但凡屬精度要求較高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細的零件,一般都需在機床上用切削的方法進行終加工。機床在國民經濟現代化的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
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鉆頭、擴孔鉆、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于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制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廣的一類機床。
新聞:深圳蘇州東昱精機廠家直供
在日本東京舉行的2010年LightingJapan展場中,除展出LED照明產品亮度規格外,也展出了其他有趣的應用,業者發現,利用LED不同波長,運用在美容上,可產生不同效果。例如藍色光源可用于安定情緒、集中注意力;黃色光源可用于抗老化、抗斑、美白、去除斑點、紋路改善等;而紅色光源則可用于膠原蛋白的增生,改善小紋路、毛孔、手術后腫脹等功能。沒想過LED也能夠當成壁紙吧?由Philips研發的LED壁紙,讓你隨時可以更換壁紙顏色,而散發出紓緩的光芒LED壁紙,就如同無數個發光球般閃耀。
十機床雛形,由于制造鐘表和武器的需要,出現了鐘表匠用的螺紋車床和齒輪加工機床,以及水力驅動的炮筒鏜床。1501年左右,意大利人列奧納多·達芬奇曾繪制過車床、鏜床、螺紋加工機床和內圓磨床的構想草圖,其中已有曲柄、飛輪、和軸承等新機構。明朝出版的《天工開物》中也載有磨床的結構,用腳踏的方法使鐵盤旋轉,加上沙子和水來剖切玉石。
工業革命導致了各種機床的產生和改進。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推動了機床的發展。1774年,英國人威爾金森(全名約翰·威爾金森)發明了較精密的炮筒鏜床。次年,他用這臺炮筒鏜床鏜出的汽缸,滿足了瓦特蒸汽機的要求。為了鏜制更大的汽缸,他又于1775年制造了一臺水輪驅動的汽缸鏜床,促進了蒸汽機的發展。從此,機床開始用蒸汽機通過曲軸驅動。
1797年,英國人莫茲利創制成的車床由絲杠傳動刀架,能實現機動進給和車削螺紋,這是機床結構的一次重大變革。莫茲利也因此被稱為“英國機床工業之父”。
新聞:深圳蘇州東昱精機廠家直供
根據LEDinside的統計,2016年年底,廣東一大批LED企業被關停和整改。另一方面,國內的龍頭企業加大了并購的能力。不管是產業鏈內部還是外部,整個的并購在不斷加速。另外,從需求角度來看,預計2017年LED芯片有效產能不足8500萬片,而需求超過9300萬片,有800萬片左右的供給缺口,整體芯片供不應求。其次,從封裝領域來看,企業數量上的收縮比較明顯。高工的數據顯示,到2020年,封裝企業將僅剩下500家左右。
19世紀,由于紡織、動力、交通運輸機械和軍火生產的推動,各種類型的機床相繼出現。1817年,英國人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1818年美國人惠特尼(全名伊萊·惠特尼)制成臥式銑床;1876年,美國制成外圓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后發明滾齒機和插齒機。
工業技術發展的中心,從十九世紀起就悄悄從英國移向美國。在把英國的技術聲望奪過去的人中,惠特尼堪稱佼佼者。惠特尼聰穎過人,具有遠見卓識,他率先研究出了作為大規模生產的可更換部件的系統。至今還很活躍的惠特尼工程公司,早在19世紀四十年代就研制成功了一種轉塔式六角車床。這種車床是隨著工件制做的復雜化和精細化而問世的,在這種車床中,裝有一個絞盤,各種需要的刀具都安裝在絞盤上,這樣,通過旋轉固定工具的轉塔,就可以把工具轉到所需的位置上。
隨著電動機的發明,機床開始先采用電動機集中驅動,后又廣泛使用單獨電動機驅動。
二十世紀初,為了加工精度更高的工件、夾具和螺紋加工工具,相繼創制出坐標鏜床和螺紋磨床。同時為了適應汽車和軸承等工業大量生產的需要,又研制出各種自動機床、仿形機床、組合機床和自動生產線。
1900年進入精密化時期。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單一的車床已逐漸演化出了銑床、刨床、磨床、鉆床等等,這些主要機床已經基本定型,這樣就為20世紀前期的精密機床和生產機械化和半自動化創造了條件。
新聞:深圳蘇州東昱精機廠家直供
此后,如何降低照明的能耗,成為照明控制技術的主要目的之一,即我們通常提到的"照明節能控制"。早期的照明控制系統開始發展成具有自動控制的功能,如沒人時關燈,或日光充足時關燈,通常通過時間或光照的強弱來自動控制。早期的方案只是自動開關燈,調光功能還沒有在早期的"照明節能控制"系統中得到應用。到了80年代開始,調光技術開始應用。今天的智能控制系統已經可以整合所有這些功能,既能實現場景的控制,也可以把它做編組,設置不同的場景,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集成性,一個單一的系統即可滿足任何照明應用的所有控制需求。
在20世紀的前20年內,人們主要是圍繞銑床、磨床和裝配線展開的。由于汽車、飛機及其發動機生產的要求,在大批加工形狀復雜、高精度及高光潔度的零件時,迫切需要精密的、自動的銑床和磨床。由于多螺旋線刀刃銑刀的問世,基本上解決了單刃銑刀所產生的振動和光潔度不高而使銑床得不到發展的困難,使銑床成為加工復雜零件的重要設備。
被世人譽為“汽車之父”的福特提出:汽車應該是“輕巧的、結實的、可靠的和便宜的”。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研制率的磨床,為此,美國人諾頓于1900年用金剛砂和剛玉石制成直徑大而寬的砂輪,以及剛度大而牢固的重型磨床。磨床的發展,使機械制造技術進入了精密化的新階段。
1920年進入半自動化時期。在1920年以后的30年中,機械制造技術進入了半自動化時期,液壓和電氣元件在機床和其他機械上逐漸得到了應用。1938年,液壓系統和電磁控制不但促進了新型銑床的發明,而且在龍門刨床等機床上也推廣使用。30年代以后,行程開關——電磁閥系統幾乎用到各種機床的自動控制上了。
1950年進入自動化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由于數控和群控機床和自動線的出現,機床的發展開始進入了自動化時期。數控機床是在電子計算機發明之后,運用數字控制原理,將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換刀具的操作數碼和文字碼作為信息進行存貯,并按其發出的指令控制機床,按既定的要求進行加工的新式機床。
新聞:深圳蘇州東昱精機廠家直供2011年8月,環境保護部、商務部、質檢總局等五部委聯合發布《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賦予口岸檢驗檢疫部門鑒別固體廢物屬性職責。入境固體廢物鑒別數據庫的建成使用,將充分利用大數據優勢,提高鑒別效率和度,為我國筑起綠色邊防屏障。巖溶地質研究助力我國石漠化治理1990年以來,5期西南巖溶地區石漠化遙感動態調查,在推動我國西南石漠化綜合治理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目前已形成了4種可復制可推廣石漠化綜合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