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 名:紅花刺槐
拉丁名:pseudoacaciacv.Decaisneana科 名:豆科屬 名:刺槐屬生態分類:木本植物>落葉喬木類觀賞分類:蔭木類高度范圍:15-20(M)落葉喬木。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725片,橢圓形、長長圓形或卵形;托葉刺狀。總狀花序,五月開花,蝶形花冠。莢果,窄長圓形扁平,一側有窄翅,長310厘米,赤褐色,種子310顆,黑色。原產北美。中國東北鐵嶺以南、遼東半島、內蒙,西至四川、云南,南至華中、福建以及新疆均有栽培,為低山造林優良樹種,速生,喜光,耐干冷、干旱貧瘠土壤。可供枕木、建筑、車輛、礦柱、薪炭用材;種子含油約12,可做肥皂及油漆原料;花含芳香油;嫩葉和花可食;樹皮可造紙及人造棉;莖皮、根、葉可供藥用,有利尿、止血功效。又是一種蜜源植物。
紅花洋槐原產北美,19世紀末引入中國,黃河、淮河流域廣泛栽培,多見于平原及低山丘陵地區,海拔 達3600m(西藏拉薩)。暖溫帶樹種,喜光,幼樹稍耐陰;能適應酸性土、鈣質土及鹽堿土(含鹽量0.3以下),對城市貧瘠、密實渣土耐性較強,較耐干旱,淺根性,不抗風;不耐澇。
極喜光,怕陰蔽和水濕,耐寒,喜排水良好的土壤。淺根性,側根發達。干燥地及海岸均能生長,適應性強、根孽苗旺盛。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干旱、瘠薄,不擇土壤。
落葉喬木,高15-25米;樹皮褐色,有縱裂紋。羽狀復葉有小葉7-25,互生,橢圓形或卵形,長2-5.5厘米,寬12厘米,頂端圓或微凹,有小尖頭,基部圓形。樹冠橢圓狀,倒卵形,花紫紅色,花果期4-6月。
東北南部至長江流域、北京北部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沈陽、葫蘆島、大連、丹東、鞍山、遼陽、錦紅花洋槐州、營口、盤錦、北京、天津、酞原、臨汾、長治、石家莊、秦皇島、保定、唐山、邯鄲、邢臺、承德、濟南、德州、延安、寶雞、天水)
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青島、煙臺、日照、威海、濟寧、泰安、淄博、濰坊、棗莊、臨沂、萊蕪、東營、新泰、滕州、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焦作、安陽、西安、咸陽、徐州、連云港、鹽城、淮北、蚌埠、韓城、銅川)
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主要城市:南京、揚州、鎮江、南通、常州、無錫、蘇州、合肥、蕪湖、安慶、淮南、襄樊、十堰)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主要城市:武漢、沙市、黃石、宜昌、南昌、景德鎮、九江、吉安、井岡山、贛州、上海、長沙、株洲、岳陽、懷化、吉首、常德、湘潭、衡陽、邵陽、桂林、溫州、金華、寧波、重慶、成都、都江堰、綿陽、內江、樂山、自貢、攀枝花、貴陽、遵義、六盤水、安順、昆明、大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