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飼喂飼料的營養組成
根據水生生物的營養需求,配置均衡營養的飼料配方,是保證飼料蛋白質高效利用的重要前提條件。常規的營養成分搭配組合,大致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考慮:
·自行配制的飼料配方,其原料要多樣化,才能發揮蛋白質中氨基酸的互補作用,從而提高氨基酸的平衡程度和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配制飼料的能量蛋白含量,需要符合水生生物日常的營養需求,保證能量和蛋白質能夠充分被利用吸收;
·不能盲目添加氨基酸,需要根據其有效性及添加形式,結合配制飼料的實際情況來決定劑量;
·各種常量礦物質和微量礦物質的含量及配比,需要與水生生物實際的需求量保持一致,尤其是與蛋白質代謝密切相關的微量元素;
·各種維生素含量及配比也需要符合水生生物的實際需求量,尤其是與蛋白質和氨基酸代謝密切相關的Ve等。
·對糖類利用率較高的溫水雜食性和草食性水生生物而言,可適當提高飼料中相應的無氮浸出物,從而減少蛋白質作為能量被快速消耗;
·對脂肪利用率較高而對糖類利用率較低的肉食性水生生物而言,可以適當提高飼料中相應的脂肪源含量,從而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
·飼料中的粗纖維幾乎不能被水生生物本身所吸收消耗,所以,隨著飼料中粗纖維含量的增加,飼料總體消耗率和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消耗利用率都會逐漸下降。因此,需要盡可能控制飼料中粗纖維的含量,從而提高蛋白質等有機物的消化利用率。
·為了促進水生生物的攝食,減少飼料的潰散溶失率,可以在配方匯總加入適量的誘食劑和粘合劑,從而提高飼料蛋白質的利用率。
采用科學的方式自配飼料,使用飼喂效果良好且穩定的飼料配方,不僅可以保證蛋白質的利用率和飼養經濟效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節省飼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