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0號柴油10月份為何出現“柴油荒”?批零倒掛是主因(上海蘇州柴油公司萬先生,手機微信:13776336047,業務扣:249353058)
“柴油荒”現象已經不是一次出現了,陸路運輸、水路運輸加不到柴油的現象每隔一個周期就會出現一次,比如前些年在浙江、江蘇、湖南等省份就曾出現過排長龍加柴油的“盛況”。
時間來到2021年10月,近一段時間再有些城市又出現了“柴油荒”,比如前幾天我們這里的加油站限量供應,一個大車只能加100元-300元,甚至一些民營加油站直接立起了“柴油售完”的牌子。
之前出現“柴油荒”時,原因各有不同,有時候是因為煉油企業集中檢修帶來的減產,有時候是經濟回暖帶動柴油用量大幅度攀升,還有一些是“季節性”的原因,比如莊稼收割季、漁業季節來臨等都會引起需求大于供給,從而引起“柴油荒”。
那么近段時間出現的“柴油荒”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呢?其實無外乎以下幾個原因:
一,石油進口數量下降,影響柴油供給
我國是石油需求大國,2020年我國石油消費量為7.36億噸,其中少部分來自于自產,一半以上依賴進口,因此進口量多少直接影響柴油、汽油等成品油的供給。
先說自產部分,2020年我國石油產量為19492.0萬噸,平均每個月自產1624萬噸;今年前7個月,我國石油產量為11620.70萬噸,平均每個月自產1660.1萬噸。從這兩項數據對比來看,刨除出口量的變動不算,今年前7個月的自產量基本與去年持平。那么進口量今年有什么變化呢?
進口量方面,去年石油進口量為54239萬噸,每月相當于4520萬噸;今年1-8月份進口34636萬噸,月均進口4330萬噸,比去年月均進口量低了190萬噸。
進口量減少的同時,我國全社會對石油的需求量卻不斷走高,這一點從GDP增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上就可見一斑,此外今年前6個月我國石油消費量4.62億噸,而去年全年是7.36億噸,月均消費量比去年多是事實。
也就是說自產量基本持平,但進口量在萎縮、需求量在增加,這就造成供應量不足,或者說供給不能滿足需求,是產生“柴油荒”的原因之一。
那么為什么不加大進口呢?不加大進口實際上出于“無奈”,一方面跟地緣關系有關,重要的原因是今年受美元放水的原因,原材料價格普漲,石油進口價格大漲,比如去年我國石油進口單價是平均309美元/噸,而今年上半年的單價是440美元/噸,單價上漲了42%。
第二,提煉成本增加,油價漲幅不明顯,造成“批零倒掛”
從石油到柴油,這個過程需要加工企業進行提煉,石油進口價格上漲的同時,提煉時所需的煤炭等商品的價格也在上漲,這就造成提煉企業提煉成本有了明顯的上漲。成本上漲的同時,柴油價格的定價權又不掌握在提煉企業、售油企業手里,而是掌握在發委手里,油價漲幅不明顯,所以提煉企業不愿意過多的產油,產得越多則賠的越多,索性少產或者不產,進一步影響供給。
也就說,成本在增加的同時,經銷商批發柴油的價格高于零售端零售柴油的價格,這就是“批零倒掛”現象,因此部分民營加油站索性不提供柴油,高掛“柴油賣玩”牌。
第三,其他因素
除了上文說到的“進口量下降”、“批零倒掛”兩個主要因素之外,還有幾個因素也導致了“柴油荒”現象的出現:
1,需求量大增:正所謂“金九銀十”,九月十月是柴油用量高峰,比如秋收、漁業、枯水期發電站用油量大增、工地施工進入黃金期等都會加大對柴油的需求,“柴油荒”隨即露頭;
2,跟節能減排有一定的關系:節能減排受指標限制,一二季度透支的減排目標需要在三四季度彌補過來,這也是導致提煉企業少產、不產的原因之一;
3,不排除有人為操作的因素,再就是在電力供應減少的前提下,一些生產型的企業會加大對柴油的需求;
4,與部分提煉加工的提煉加工設備需要集中檢修也有一定的關系。
以上6個因素錯綜交織在一起就造成了近段時間“柴油荒”現象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