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廢水回收利用率100% 廢水回收再利用每年節約50萬噸
今年島城降雨明顯偏少,各區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不少水庫的蓄水量已經低于死庫容,更有甚者出現枯竭。目前,“開源節流”是緩解旱情的有效途徑,除了調取尋找水源外,節約用水也成為重點。昨天,記者探訪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和節水家庭,節水單位廢水循環利用,每年節約城市管網用水近50萬噸。(記者 梁超 趙黎 通訊員 王超)
廢水處理回收利用率達100%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中水控制室看到,兩組中水處理設備正 “嗡嗡”運行著,在設備頂部通過一段透明管道,可以看到里面的污水正循環著,“為了節約淡水資源,公司早在2003年就投資1200多萬元興建了廢水改造及綜合利用工程,具備日處理工業廢水1600噸、生活污水600噸的能力。 ”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化水車間副主任周閩介紹,通過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把現有工業廢水、生活污水、雨水泵房排水進行生化、氣浮、隔油、混凝、反滲透和脫鹽等多級處理,作為廠區綠化、機組設備冷卻、輸煤系統噴淋、廁所沖刷等用水,使廢水處理回收利用率達到100%,每年節約城市管網用水近50萬噸,減排化學需氧量(COD)34噸。
2006年,華電青島發電有限公司又安裝了兩套中水回用設施,利用海泊河污水處理廠的城市中水進行深度處理,用作發電輔機設備的冷卻用水,每年可利用城市污水80萬噸,取得了良好的節水效益,減少了社會污水排放總量。
淡化海水每年可替代百萬噸
而在另一個車間,一套白色的設備也引起記者的注意,“這是開發利用海水資源的設備,公司利用瀕臨膠州灣的地理優勢,另辟節水蹊徑,利用海水替代淡水冷卻設備、洗滌二氧化硫、進行淡化處理、實現了‘一水三用’,這樣就為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突破水資源緊缺瓶頸探索出一條新的途徑。”周閩說,公司從一期擴建工程開始,就充分利用靠近大海的優勢,把取之不盡的海水資源作為凝汽器、轉機等設備的工業循環冷卻水,年利用海水近5億立方米。
據介紹,2006年,該公司在四臺30萬千瓦機組上全部安裝了煙氣海水脫硫設備,成為我國北方首家采用海水脫硫技術的企業,脫硫效率達到91%以上,年削減二氧化硫3.5萬噸,極大凈化了大氣環境,對北方沿海電廠脫硫技術的應用起到了示范作用。同時,二期熱電聯產擴建工程同步配套建設的兩套每小時120噸的海水淡化系統,將海水淡化處理后用作鍋爐補給水,每年可替代淡水100余萬噸,減少酸堿耗約2500噸,減少酸堿廢水排放6.4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