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毛劑在蛋白質纖維漂白工藝中應用
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摘 要:就毛皮漂白工藝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系統的介紹:毛皮漂白機理;毛皮漂白方法;毛皮漂白新材料;毛皮漂白新工藝;并以澳羊皮漂白工藝為例,進行說明。
關 鍵 詞:毛皮;漂白;工藝
Protein Protectant E6 Applied In Fur Bleaching Process
Hengpu Science & Technology(zhejiang) Co. Ltd.
Abstract: Fur bleaching process were introduc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ur bleaching mechanism; fur bleaching method; fur bleaching new materials; new technology of fur bleaching; as a case study of Australian sheep skin bl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fur;bleaching;technology
近年來,隨著毛皮制品的熱銷,對毛皮染整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在珍貴毛皮的加工中大部分產品也要進行染色以增加花色品種,對于大量的雜色毛皮來說,要使其達到所要求的理想染色效果,首先必須通過漂白褪色除去起雜色,變成非常淺淡或純白色的毛皮才能在相同的操作條件下染成一致顏色。但是漂白過程中容易對蛋白纖維造成損傷,影響其經濟價值,經過實驗研究表明,在漂白過程中適當添加蛋白保護劑,可以有效減少蛋白纖維損傷,而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開發的護毛劑E6正是能夠達到這樣目的產品。
1 動物毛被的天然色素
動物毛皮天然色素的形成取決于毛干的皮質層中色素的種類和含量。在動物(和人類)的毛發中存在以下兩種色素:(1)E-黑素-發生黑色、深棕色和灰色,即人們通常指的;(2)P-黑素-發生黃色、紅棕色和紅色。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色素的結構和生物合成過程。一般認為,E-黑素和P-黑素有不同的合成機理,對其吸收光譜的研究得知它們有不同的化學結構。E-黑素和P-黑素均存在于色素的小體內,在色素的小體內發展到成熟的色素后沉淀,隨著氧化聚合過程的進行,色素進一步聚積,最后充滿整個色素小體,形成色素顆粒。色素顆粒通過半胱氨酸的P-黑素巰基鍵與蛋白質相結合,形成色蛋白,使動物的毛被呈現各種各樣的顏色。
2 漂白機理
有色毛皮的漂白,簡而言之就是將高分子的色素聚合物氧化破壞使之變成小分子而消失的過程。從化學動力學角度分析,有兩步反應:第一步是黑素聚合體(即黑素角朊)的分解,即設法使抑制黑素溶解的交聯鍵發生斷裂而將發色基團完全顯露。這一步是漂白的必要條件,但基本上不影響毛被的顏色;第二步是脫色,即使溶解了的黑素消色。這一步反應速度慢,可見交聯鍵對于發色團是不穩定的。氧化劑在褪色過程中的作用是破壞與角蛋白之間的交聯而使黑素溶解,而溶解了的黑素又可被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次氯酸鈉、過醋酸等褪色,在此過程適當添加護毛劑E6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護蛋白纖維,減小蛋白纖維的損傷。
在用過氧化物漂白之前,先進行一次金屬催化劑媒染,這可大大提高毛被漂白褪色的速度,同時盡可能多地減少對毛坯角蛋白的損傷。在工業生產中,二價鐵鹽被用作過氧化物漂白的媒染劑,Laxer和Whewell在1955年詳盡的研究了含色素毛的鐵鹽媒染過程,研究表明:Fe(Ⅱ)能被黑素選擇吸收,且它與黑素的結合比與角蛋白的結合更強;對不同金屬鹽的催化效果的對比研究顯示:Fe(Ⅱ)鹽安全無毒,選擇能力強,主要與色素集合。因此氧化時Fe(Ⅱ)鹽可使過氧化物主要與色素在原來位置上發生反應,而對角蛋白的作用不大。
3 漂白方法
毛皮漂白的基本方法是氧化法和還原法。
還原法是最早使用的方法。最初人們用硫磺醺羊皮,使毛被更加潔白,這種方法簡單實用,但效果不持久。處硫磺外,也有采用亞硫酸氫鈉、連二亞硫酸鹽等的漂白法。還原法最突出的缺點是會因還原劑的氧化而使漂白失效。但是,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漂毛劑BLANKIT克服上述缺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氧化法利用的是氧化劑破壞色素的原理。可用的氧化劑有雙氧水、高錳酸鉀、過硫酸鹽、過硼酸鹽及重鉻酸鉀鹽等。其中雙氧水是最常用的漂白氧化劑,它應用于棉紡織品的漂白始于1866年,后來才用到羊毛漂白上。雙氧水漂白能力強的原因在于其分解時放出的能量比其它氧化劑大得多。加之雙氧水使用方便,在使用過程中無有害氣體產生,因此紡織和毛皮的漂白均廣泛的使用它。大量文獻從不同的PH值、溫度、時間和雙氧水濃度等方面詳細探討了雙氧水在羊毛漂白中的應用及各項技術條件的優化。有人得出漂白條件是:溫度為45℃,雙氧水濃度為30g/L,時間不宜超過5小時(PH 7–9條件下)的結論。毛皮漂白過程中,在較高PH值(堿性范圍)下長時間的氧化漂白,勢必給毛角蛋白帶來嚴重的損傷。顯然,理想的漂白情況是在酸性、中性條件下,采用盡可能低的溫度和雙氧水濃度,盡快地進行氧化漂白,同時加入護毛劑E6可以減少蛋白纖維的損傷,保持毛被原有的光澤和手感。在國外,毛皮的漂白已取得了在酸性、中性條件下的成功;國內由于國家“六五”科技攻關項目“毛皮染整加工技術研究”的成功,使氧化漂白可在酸性、中性條件下進行,但時間較長。
毛皮經過氧化漂白后,一部分未反應的雙氧水仍殘留在毛皮中,在以后的加工過程中可引起皮板和毛角蛋白的再次裂解;另外,作為催化劑的Fe(Ⅱ)鹽被氧化后形成的Fe(Ⅲ)鹽會使毛被染上黃褐色。因此,氧化漂白后都應進行一次還原處理。通常所謂的氧化法,實際上都包括了氧化、還原兩個步驟。毛皮的氧化-還原漂白都必須經過“氧化浴-水洗-還原浴-水洗”的過程,其操作重復且周期長,但由于沒有找到切實可行的更簡單的工藝,所以一直沿用至今。
氧化-還原漂白同浴進行的構想首先是毛紡織業的羊毛漂白開始的。德國提出了同浴還原-氧化漂白法,即先用二氧化硫脲還原,然后加入雙氧水,日本也提出過在漂白的初期將雙氧水和硫脲混合加入,氧化漂白將和還原漂白同時進行。這兩種方法中存在的一個共同問題是漂白后毛中殘余的雙氧水還需處理。人們注意到,在漂白后的殘余浴中,雙氧水的殘余量也是很大的,有相當于原用量60%-90%雙氧水未被利用到。為利用這些殘余的雙氧水,可以采用多次循環使用廢液的方法。國內已對循環使用漂白廢液進行了研究。在國外,Arifoglu等人則采用一種簡單而巧妙的方法利用這些剩余的雙氧水,即向操作液中加入硫脲,使之與雙氧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硫脲。二氧化硫脲是一種高效安全的還原劑,這樣即實現了氧化-還原同浴漂白的構想,又克服了前述兩種同浴漂白方法的弊端。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氧化-還原漂白同浴的方法中,溶液的PH值始終保持在酸性、中性范圍內,對護毛十分有利,因此,可以考慮將這種方法加以改進而應用于毛皮的漂白中。大量的實驗充分證明,護毛劑E6在氧化-還原漂白過程中,能夠有效的保護蛋白纖維。
4 毛皮漂白新材料
為了改善傳統漂白方法的缺陷,國內外有關毛皮化料專家投入了極大的經歷摸索和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經過多年的潛心研制,漂毛劑BLANKIT,護毛劑E6經過使用和檢驗,已經得到市場充分的認可和好評。
漂毛劑BLANKIT為絡合劑和PH緩沖劑、經穩定化處理的還原漂白劑。漂白效率極強,白度高,白度穩定,不會損傷纖維。能結合鐵離子和重金屬離子,即使在水質較差的條件中,毛被仍可保持柔軟手感。
護毛劑E6是由特殊生化原料和精選助劑復配而成,對毛被和皮板具有良好的保護使用。在漂白浴中可最大限度保護毛被和皮板不受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破壞,能夠最大限度地保持毛被原有的光澤、手感和彈性。
5毛皮漂白新工藝
澳羊皮漂白工藝舉例
一、氧漂:
溫度: 45-50℃
時間: 1h
液比: 1:20 (PH值6-7)
護毛劑E6 : 3ml/L
雙氧水(30%):4-5 g/L
出皮、甩水。
二、漂白:
溫度: 45-50℃
時間: 2-4h
液比: 1:15
防鐵劑NH: 1.5g/L
漂毛粉BLANKIT: 3-7g/L
潤濕劑CC; 1ml/L
消泡劑HB; 0.1g/L
清洗、甩水。
三、中和:
溫度: 45℃
時間: 0.45h
液比: 1:20
甲酸 : X g/L
PH值: 3.7-3.8
出皮、甩水。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毛皮大國,在毛皮制品出口過程中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限制,為了保證中國毛皮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環保裘皮化料專業制造商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也通過不斷的努力研發綠色環保皮革助劑,為中國皮革產品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6總結
以上就毛皮漂白機理、毛皮漂白方法、毛皮漂白新材料、毛皮漂白新工藝等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并以澳羊皮漂白工藝進行了舉例說明。在實際生產中,只要我們在各個環節進行正常操作,通過合理控制工藝條件,通過合理應用高質量的漂白助劑就能漂出符合要求的高質量產品。同時也充分說明了護毛劑E6這個新產品在毛皮漂白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相信隨著恒普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各種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將進一步推動裘皮加工的技術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