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沂客戶端訊今年以來,沂河新區激光產業鏈黨委以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為目標,充分發揮黨委統籌協調作用,實施黨建“聚力賦能”行動,建立完善全產業鏈組織體系、平臺體系和服務體系,以黨建鏈串起產業鏈,激光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
黨建實推動產業鏈“鏈得緊”。
健全組織強堡壘。實行“兩個覆蓋”集中攻堅,新建企業、園區黨組織3個,實現鏈上企業黨組織全覆蓋。以激光產業園(沂蒙光谷)為主導,奔騰激光、華工激光2家龍頭企業為鏈主,13家上下游企業為支撐,組織、經發、科技、財政、光電產業發展部等7個部門跟蹤服務。采取“1+2+N+7”模式,組建激光產業鏈黨委。確定產業鏈黨委十大重點任務,定期召開黨委會議,共商鏈上企業融合發展大計。
紅雁領航樹品牌。發揮紅領書記領頭雁作用,注重將黨建力量延伸至科研團隊、車間班組和銷售網點,在鏈上企業發展入黨積極分子30余名,新發展黨員11名,組建“紅色突擊隊”9支,評樹“工藝開發高手”等黨員先鋒20余名,由黨員攻堅1組研發的高功率激光技術獲評“沂蒙創新創業大賽”優勝獎,形成“向黨組織靠攏、向黨員看齊”的濃厚氛圍。提出“全員上黨課”理念,建設車間微陣地,打造黨員活動室和產業鏈黨委黨群服務中心,創建“黨建領航、追光筑夢”“黨建領航、光智未來”“黨建領航、匯聚星光”系列黨建品牌,不斷筑牢廣大黨員職工思想堡壘,推動形成“黨建強、產業旺”的共識。
結對共建促融合。發揮紅領書記影響力,全方位開展黨建工作,推動華工科技集團沂蒙行活動,聯合開展黨性教育,以黨建融合推動產業板塊擴容增效。以產業鏈黨委為單位,統一組織開展“進基地、受教育”、聯合主題黨日等活動,與臨沂招商投資集團、行政審批服務局開展結對共建,以黨建共建推動資源要素互通互聯。
平臺優推動產業鏈“鏈得強”。
筑牢發展共商平臺。依托產業鏈黨委,定期召開產業發展座談會,對產業發展瓶頸制約等問題進行共商共研,成功破解激光本土配套產業、技術員工匱乏,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等“卡脖子”問題,幫助企業搭建溝通對接平臺,解決供應商短缺、用工問題30余件。
筑牢合作共贏平臺。以黨建為媒,整合嫁接各方資源,提出“雙80戰略”,即“推動實現80%的職工來自當地、80%的埠外配套轉為埠內配套”,實施“產業鏈配套突破月”活動,舉辦激光產業鏈配套項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前期招引2家重點零部件配套企業落地基礎上,今年又促成住友機械、威科激光等3家企業為奔騰激光、華工激光配套床身等零部件,目前本土配套率達到67%,生產成本下降26%。
筑牢創新共育平臺。邀請業內權威專家院士、科研院所、企業家到鏈上參觀調研,與山東大學光學高等研究中心、青島理工大學激光與綠色智能高效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10余所科研機構實現產學研深度合作,建立科技創新平臺10余個,先后研發10余款高端智能激光設備,成功申報一批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協調爭取各類貸款、獎補資金8000多萬元,實現創新鏈和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
服務精推動產業鏈“鏈得長”。
延伸幫包鏈條。按照“一位分管領導、一個工作小組、一套工作方案”的工作機制,建立黨工委領導班子直接負責制度,1名區黨工委縣級領導牽頭負責,1名激光產業所屬業務部門負責人協調推動,1名專職黨務工作者直接負責,1名企業幫辦人員“一對一”幫扶,及時幫助激光產業鏈黨委協調處理鏈上企業遇到的各類事務和問題,全面強化工作指導,持續激發產業鏈黨委內生動力。
延伸服務鏈條。建立“先鋒代辦”制度,組織業務骨干圍繞立項環評、規劃建設、安全環保、技改擴規等內容實行全鏈條、全流程幫辦代辦,實現服務沉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建立問題、資源、需求“三張清單”,積極收集鏈上企業需求訴求,協調社會保障辦公室、環保分局、局等職能部門到企業現場開展政策體檢,處理企業訴求16件。延伸產業鏈條。繪制產業鏈圖譜,成立產業招商小分隊,瞄準光學元器件、激光器、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等產業核心領域,開展鏈式招商,赴武漢參加“光耀沂蒙·臨沂智造”招商推介會,舉辦激光產業博覽會、沂蒙光谷招商推進會,集中攻堅招引上海壹晨激光、浙江哈勒姆激光、山東偉宇激光、華夏星光等頭部企業和優質項目落地,產業集聚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通訊員 于成娥)
原文:https://app.langya.cn/a/70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