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修復是指采用抽提、氣提、生物修復、滲透反應墻等技術使受污染的地下水恢復到原有水質。地下水資源是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國地下水污染時有發生。地下水污染控制與修復工作的開展對地下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有著重要意義。
地下水修復方法分類
資料來源: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在系列法律法規推動下,我國土壤修復行業在“十三五”期間得到迅速發展,市場規模也持續擴大。2023年土壤修復行業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工程,資金額約126.1億元,項目數262個,但2023年的土壤污染防治資金和水污染防治資金分別為30.8億元和170億元,相比2022年的44億元和180億元有所下降。
2016-2023年全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規模
資料來源: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同時,行業從業單位與人員數量顯著增加,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國已在“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情況信用記錄系統”內注冊的從業單位有10090余家,從業人員約47157人,2023年土壤與地下水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工程類項目約262個,但項目參與單位卻高達190余家,市場競爭加劇,項目集中度持續降低。
2021-2023年全國工業污染場地修復從業單位和個人執業規模
資料來源: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專業委員會、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在國家政策引導下,需借助技術與金融的共同作用及產業融合,豐富環境修復內涵、延伸行業邊界,從而持續推動環境修復行業持續穩定發展。我國“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任務依然艱巨,存量市場將逐步釋放,但需要模式創新與探索,因地制宜,在修復治理的同時,探索高效利用土地價值,促進修復行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的途徑。
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發展展望
資料來源:共研產業咨詢(共研網)
更多關于土壤和地下水修復行業的全面數據和深度分析,請搜索、收藏共研網獨家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為共研產業研究院自主研究發布的行業報告,是土壤和地下水修復領域的年度專題報告! 2024-2030年中國土壤和地下水修復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從土壤和地下水修復發展環境、市場運行態勢、細分市場、區域市場、競爭格局等角度進行入手,分析土壤和地下水修復行業未來的市場走向,挖掘土壤和地下水修復行業的發展潛力,預測土壤和地下水修復行業的發展前景,助力土壤和地下水修復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