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傷醫暴力事件不斷,而且手段也越來越極端,就像浙一院的爆火乍物爆燃事件,再一次引發社會的熱議。天天都說要重視的醫患關系,年年都有醫護人員受傷,如今還是yi情階段,又要寒了多少醫護人員的心?!動搖了多少醫學生的決心?!
不少人會覺得安檢門可能會更加阻礙醫患之間的信任,激化更大的醫患矛盾。醫生的職責本來就是救死扶傷,如果連醫生最基本的自身安全都無法保證,那什么來治病救人呢?
其實醫院設置安檢門初衷也是為了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就像地鐵、高鐵、機場等客流量大的地方,目的也是為了保護民眾的安全,醫生也是人,也需要得到最基本的人身安全保障。如果醫生被傷害,身在醫院的病患、家屬可以高高掛起事不關己嗎?醫生被傷難道病人就不危險嗎?
也有不少人會說,醫院的安檢門耽誤了急救時間,而且安檢手續繁瑣不斷,其實醫院的急診都是有專門通道的,急診患者也可以走綠色快速安檢通道,根本不用排隊。更何況像一線城市的地鐵安檢,在客流量高峰期的時候過個安檢30秒都不到就完事,同樣是公眾場合和大客流場所,地鐵都可以安檢為什么醫院就不行呢?
而且現在的醫院安檢門是比較智能的,就像華盾研發的BD-I危險品安檢門是采用電磁渦流感應技術、AI人工智能分析技術、大數據采集技術,場強變換技術,實現違禁物品智能分類識別預jing的作用。檢測速度僅需1-2秒,通過人數每分鐘≥40人,根本就不需要擔心安檢時間的問題。
同時BD-I危險品安檢門可以在排除被檢人員身上的手機、手表、鑰匙、皮帶扣等日常隨身攜帶的金屬物品的前提下,探測到被檢人員身上的違禁品,并且圖文告知違禁品所藏匿的位置。
大家都知道市面上的普通金屬安檢門,只要攜帶了金屬通過,不管是日常隨身攜帶的鑰匙、皮帶扣、手機手表還是dao具、木倉支等,金屬安檢門都是會報jing的,而且誤報漏報嚴重,如果安檢門人人通過人人報jing,那么設置下來也是毫無意義的。所以BD-I危險品安檢門是可以解決普通金屬安檢門沒辦法解決的問題的。
近幾年發生的一起又一起傷醫事件,讓不少人呼吁醫院要加強安檢,學習地鐵、高鐵、機場等安檢手段,既然每天上下班趕時間坐地鐵都得安檢,那么醫院也一樣可以設置安檢。
好醫生是希缺資源,等到有需要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醫生的珍貴了,在醫院設置安檢門不一定能完全杜絕傷醫事件的發生,但起碼我們能把絕大部分的危險品,阻攔在醫院外面,同時也可以給到大家安全的就醫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