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具磨料作為一直以來被國家環保部門公認的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磨料磨具行業必然再次感受到強烈的環保政策壓力,且現在還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的問題,這讓已經在經濟寒冬中掙扎的磨料磨具企業再添霜雪。
目前我國五金磨料磨具行業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有:
1、研發力量薄弱,創新成果少。研發力量薄弱與行業企業規模小,科研人員少有關,但更重要的是企業需要有改革創新的意識,目前,企業自身能力受到了制約,急需有所突破,加強學習、創新觀念,才能有創新成果。
2、產能過剩問題突出。棕剛玉目前產能430萬噸左右,產能利用率不足百分之三十,據分會掌握的情況還有在建、擴建產能25萬噸左右,必將進一步加劇過剩產能的產生。綠碳化硅產能200萬噸左右,產能利用率百分之十五左右,落后產能還大量存在,企業在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動作遲緩。產品同質化嚴重,在電價、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不斷增加的情況下,企業只能用降低價格來攤低成本,這也是價格一直上不去的重要原因。
3、清潔生產方面還存在突出問題,尤其是冶煉,磨料加工過程中廢水、廢氣、粉塵等污染物的排放缺乏治理
因此,磨料磨具喻為“工業的牙齒”,其在鐵路建設中承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伴隨著我國現代的進一步推進,用于產品加工的磨床、磨具、設備,以及鋼軌修整的強力磨砂輪等,都面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磨料磨具產品必然要進行更新換代。所以,生產企業在新產品開發方面,不僅要關注宏觀政策,還要關注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不斷拓展產品應用領域,研發更高速、高穩定性、高精度的磨料磨具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