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膏是由磨料和媒劑混合制成的。其中磨料起主要切削作用,媒劑起黏度、冷卻、潤滑和促進氧化作用。用于儀器、儀表和機械零件的研磨、拋光,使之提高精度、光潔度和除銹耐蝕能力。
研磨膏是一種重要的精密機械光整加工工具,分軟膏和硬膏。
根據工件材料的性質,加工精度和光潔度的要求選用不同磨料。常用的磨料有氧化鉻、白剛玉、綠碳化硅、碳化硼、金剛石等。其適應范圍如表1
表1 各種磨粒研磨膏的選擇 |
|||
名稱 |
粒度 |
研磨工序 |
適用范圍 |
氧化鉻研磨膏 |
W3.5以細 |
精拋光 |
用于鋼件的研磨拋光 |
白剛玉研磨膏 |
60#~W1.5 |
研磨 |
軸承鋼、工具鋼、合金鋼、球磨鑄鐵等 |
綠碳化硅研磨膏 |
研磨拋光 |
黃銅、硬鋁、鑄鐵、不銹鋼等 |
|
碳化硼研磨膏 |
W40~W0.5 |
精研磨 |
硬質合金、陶瓷、硬鉻材料的研磨 |
金剛石研磨膏 |
精研磨 |
硬質合金、瑪瑙、玉石、光學玻璃等金屬和非金屬材料的研磨 |
表2 研磨膏主要媒劑參考表 |
||
軟膏 |
糊狀液體 |
工業凡士林、油酸、硬脂酸、機油、錠子油等 |
硬膏 |
蠟狀固體 |
硬脂酸、是啦、蜂蠟、煤油等 |
研磨分平磨研磨和曲面研磨兩大類。其中又分手工研磨和機械研磨,其研磨形式是多樣的;同時分粗研、半精研、終研等多道工序。因此合理確定磨削余量,正確選擇研磨眼里、速度和時間是很重要的,這對研磨精度、表面光潔度、生產效率都有直接影響。
1.研磨余量的選擇例1、平面雙向研磨余量的確定。
工件名稱:淬硬鋼件量塊
材料:GCr15 HRC62~65 光潔度▽14。
雙向研磨余量推薦數值如表3
表3 平磨研磨余量推薦數值參考表 |
|||
工序名稱 |
加工余量(mm) |
粒度 |
光潔度 |
備料成型 |
1(+0.1~-0.2) |
|
▽5 |
火前粗磨 |
0.35~0.05 |
46# |
▽7 |
火后精磨 |
0.05~0.01 |
60# |
▽8 |
I次 |
粗研 |
W5~W7 |
▽10 |
II次 |
W3.5 |
▽11 |
|
I次 |
半精研 |
W2.5 |
▽12 |
II次 |
W1.5 |
▽12以上 |
|
精研 |
打到最后公稱尺寸 |
W1~W1.5 |
▽14 |
例2、內螺紋表面研磨的徑向余量
工件名稱:淬硬鋼件螺紋環規
材料:GCr15 HRC62以上 光潔度▽9
其淹沒于良推薦數值如表4。
表4 內螺紋表面研磨余量(徑向) |
|||
工序名稱 |
余量 |
磨料粒度 |
表面光潔度 |
火前精車 |
0.2~0.5mm |
|
▽6 |
火后粗研 |
40% |
240# |
|
半精研 |
40% |
W20 |
|
精研 |
20% |
W7 |
▽9 |
研磨過程中,研磨壓力不能太大,若研具(即研磨膏)硬度較高而研磨壓力太大時,磨粒很快被壓碎,使磨削能力降低;反之,研磨壓力也不能太小,否則也會使磨削能力降低。
選擇研磨速度應考慮加工精度、工件的材質、硬度、研磨面積等,同事也考慮加工方式。時間和速度是密切相關的,研磨時間長,工件所走路程多,摩擦熱增大,易產生熱變形而喪失精度,并使研磨效率降低。一般情況,研磨壓力、速度、時間的較佳使用范圍如表5.
表5 研磨壓力、速度和時間的選擇參考表 |
||||
加工方法 |
研磨工序 |
壓力(kg/cm2) |
速度 |
時間(min) |
手工研磨 |
粗研 |
1~2 |
40~60次/往復 |
以磨粒切削快慢決定 |
精研 |
0.1~0.5 |
20~40次/往復 |
1-3 |
|
機械研磨 |
一般研磨 |
0.4~2 |
10~150米/分 |
|
研磨較薄平磨的工件 |
不大于3 |
精研磨30米/分以下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