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 路基施工
一、路基是透水鋪裝結構的最下層,是整個路面結構是否穩定的基礎,其質量的優劣對于透水鋪裝結構的使用壽命至關重要。對于水直接進入路基的全透水鋪裝路面而言,對路基的要求更高。路基工程涉及的范圍廣、應用因素多,特別是對于路基巖土內部的結構復雜性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初期勘察和設計階段難以全部考慮到,須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進一步完善。
二、施工方法根據透水鋪裝路面的特點及其在現階段的使用場合,路基的施工方法可分為以下三類:(1)人力施工。這種方法是最傳統的施工方法,是工人自己用施工工具進行操作,但是這樣施工過程會出現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底、進度慢、工程質量難以保證的問題出現,但是,如果施工場地小或者有其他條件的限制時,人工施工方法就是唯一可以選擇的方法了,所以在一定時間內這種方法還將必然存在。
銀川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 路基施工(2)簡易機械化施工。這種施工方法是以人力為主,輔助施工機械或簡易的機械化。和人工施工的方法對比,具有了減輕勞動強度、加快施工進度、保證施工質量的優點。(3)機械化施工或綜合機械化施工。該方法是使用配套機械,主機輔以輔助機械,互相協調,共同形成主要工序的綜合化作業的方法。優勢在于可以大幅度的減輕勞動強度,有利于加快施工的進度,還可以提高工程質量和勞動效率,更能保證施工安全,但是這樣投入的成本會比較高。
透水鋪裝可以根據水在其中流通的方式分為排水路面、半透水路面、全透水路面三種。水在面層或者基層中直接排出路面的結構并不會進入路基中的,這是透水路面和半透水路面。而水將直接進入到路基之中的是全透水路面。所以,透水鋪裝的路基可分為普通路基和自然下滲路基。自然下滲路基不僅要求路基具有普通路基的承載能力,還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滲透能力,這樣才能快速排除路面內的水。
銀川透水混凝土施工工藝 | 路基施工一般路基的透水系數要求不得小于10-4cm/s,并且要求存儲在基層中的水能在72h內完全入滲。砂性土常做為自然下滲路基的土基,因為其含有一定數量的粗顆粒和細顆粒,級配良好,在強度、透水性、穩定性等方面都能滿足要求。而粉性土、黏土和重黏土不適合做自然下滲路基的土基,應進行開挖換填,換填厚度和面積需根據實際要求確定。加州大學鋪面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顯示:當土基壓實度超過94%時,土基的滲透速度急劇下降,不能滿足滲透的要求,故要求自然下滲路基的壓實度不宜超過94%;而當土基的壓實度低于90%時,土基強度不足,無法承受較大荷載并且在雨水進入后容易產生土基失穩,故要求土基的壓實度不得低于90%。綜上,推薦自然下滲路基的壓實度在90%~94%之間,一般以93%為宜。對于透水鋪裝的普通路基,按照常規路面的處治方式處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