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機械行業的發展模式
塑料機械行業,作為一個為其他加工行業提供裝備的行業,我們之前幾十年的發展思路,基本上圍繞兩個方面:1.國外做什么,我們就做什么;2.塑料加工行業規劃什么,我們就發展什么。之所以會設定這樣的發展方向,主要還是受到我們歷史文化及客觀條件局限所決定。畢竟,大部分后來發展起來的GJ,邁出的第一步基本上都是“模仿”。當然,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原先,塑料機械行業面對的是間接市場,我們只能根據塑料加工行業的信息反饋來決定行業生產什么樣的產品。在行業十分弱小,高質量人才缺乏,經濟短缺的大環境下,不失為一個好的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塑料機械行業已經初具規模,積累了一定的實力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不僅如此,塑料機械早已在各行各業普遍應用,所以原先以塑料廠為主的塑料加工行業已經不能再代表塑料機械的買方市場發展趨勢。所以,照搬過去的發展模式已經不可取了。
一種比較可取的發展模式,就是伸入直接消費市場,不斷研究、尋找和發展消費市場的真正需求(民用/工業用),自行開發新型的塑料制品,然后為此設計全新的機器設備,設定全新的工藝配方,直到為設備使用者提供一套包含加工設備在內,能夠成功制成一款新型產品的“多功能鑰匙”,創建一種可以引導市場消費的積極模式,實現市場觀念質的飛躍。
想要形成這樣一種發展模式,需要大量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管理人才,需要大量跨學科、跨行業的高素質科技人才,需要一個有效的、廣泛的、跨行業的社會信息流通體系。這不是單憑時間積累就可以達成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