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工程機械網】據來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主要產品保有量約為561~608萬臺。同時,隨著近年來各個工程機械廠商和代理商的大規模產品促銷,市場上二手機械設備保有量的增長速度繼續呈上升趨勢,可以說是有增無減。的確,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發展正在面臨一場嚴峻的挑戰,一邊是保有量的快速增長,一邊是混亂的二手機流通環節及缺乏有效的管理、認證、評估等亂象。
中國工程機械身份識別申報工作在京正式啟動
二手設備管理工作邁出第一步
2014元旦伊始,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于1月6日在京正式啟動第一步工作,“開展中國工程機械身份識別申報工作”——該工作將由國內外整機制造廠商率先開展,其最終意義將使得國內二手工程機械市場交易將有章可依、有據可查。
出席本次會議的代表包括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祁俊會長、蘇子孟秘書長,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源盛、代理商北京恒日董事長楊馳升以及來自代理商工作委員會、鏟土運輸機械分會、路面與壓實機械分會、工業車輛等分會的秘書長,包括主要工程機械行業專業媒體記者。
祁俊會長表示,“自2013年7月以來,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的成立受到了行業人士的高度關注與熱情支持,行業人士都非常清楚該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因為這是一項對于終端消費者、制造廠商及代理商,甚至對于國內經濟健康發展都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今天,我們共同見證中國工程機械身份識別申報工作的正式啟動,未來幾年內,眾多工程機械新機將會有著規范的身份標識序列號碼,這是該項工作推進的第一步,也是關鍵性的一步。”他希望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的國內外制造商、代理商及終端消費者,都能夠繼續支持二手設備身份識別申報工作。同時,協會也將把二手設備管理工作提升為重要的工作內容,加強該項工作在行業更大范圍、更快速度的推廣。
建立健全二手設備流通體系
608萬的二手工程機械設備保有量,這無疑催生了龐大的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特別是隨著2013年的市場起伏不定,這種波動導致新機銷售減速,同時也將二手工程機械業務難題推到制造企業、代理商等企業面前。
目前,國內市場二手工程機械的交易來自多方面,其交易量大約占新機總量的50%左右,市場流通混亂,檢驗不嚴、來源復雜、評估與定價標準欠缺、售后服務體系不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等問題日益凸顯。更重要的是,二手設備交易市場的混亂導致用戶安全操作隱患、設備排放與國家規定不符、產生大氣污染及霧霾等問題。因此,如何有效規范國內二手工程機械設備市場,怎樣做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是一個當下緊迫的課題。
針對目前這些現狀,為了引領行業健康發展、市場有序競爭,建立健全二手設備的流通體系,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于2013年7月籌備成立了“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點擊進入專題)”,其領導工作小組組長為祁俊會長,蘇子孟副會長兼秘書長擔任副組長,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租賃與二手設備經理林源盛擔任主任委員,協會有關分會的秘書長為副主任委員。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祁俊會長同時擔任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工作小組組長
據第一工程機械網記者了解,協會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研討二手工程機械市場的數據統計、身份識別、檢測及評估等相關工作,引導二手工程機械交易市場與新機制造有機結合,推動二手工程機械的身份識別、檢測、評估、稅收、定價等環節的機制、技術和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與完善,為政府制定行業重大決策提供預案和建議。同時,積極加強與政府、有關協會及其他行業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反映行業訴求,推進各項工作的實施。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將在后期制定“行規行約”標準、建立行業自律性機制、規范行業自我管理行為、創造公平健康的競爭市場環境。
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區租賃與二手設備經理林源盛擔任主任委員
代理商代表——北京恒日董事長楊馳升發言
建立工程機械身份識別系統的意義和作用
會議期間,林源盛主任委員重點講解了開展身份識別申報工作的意義和重要性。第一工程機械網記者認為,相比于國外發達國家的二手工程機械市場而言,這僅僅是最基礎的一步。
據林源盛主任委員介紹,“目前國外市場特別是美國及澳大利亞等市場,對于二手工程機械設備管理工作已經相當規范。首先,多數主流品牌的工程機械設備制造商,均參與了設備序列號的匯報工作;其次,國外從事二手設備交易的基本是融資租賃公司,這些公司為了規范自有的或正在交易的二手工程機械設備,都會主動將二手設備的身份識別號碼、設備流通周轉等信息登記在公眾系統,如果一旦發生產權糾紛或設備故障,均可以從該公眾平臺查閱更為詳細的信息。”
據了解,國外市場個體戶如果購買一臺二手工程機械設備后,會在短期內檢查設備的使用情況及實際工作表現,包括設備的外觀質量等,將這些與公眾平臺數據庫進行對比,一旦發現二手設備存在虛假行為,就能立即對銷售方進行起訴,尋求法律援助。同時,國外發達國家已經建立了相關的二手工程機械設備管理法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規范了這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他強調,建立工程機械身份識別系統,有利于科學化、系統化的二手設備評估體系建設,有利于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準入機制,逐步與國外市場接軌。同時,規范二手設備流通秩序,為二手設備退出機制奠定基礎。“通過推進本次協會的身份識別系統,將有利于國家制定出二手設備發展的行業稅收政策出臺,有利于金融資本的再介入。從源頭上抓住二手設備的流通秩序,防止假冒偽劣的二手設備,保護消費者權益和企業信譽,為二手設備行業的規范化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撐。”林源盛如此強調。
二手工程機械設備工作加速前行
本次會上,來自協會各分會的秘書長均表示支持本次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的工作,均認為身份識別工作將能夠更加有效規范二手工程機械設備的流通,下一步將以分會單位積極向各會員單位推廣該工作。北京恒日董事長楊馳升表示,身份標識工作非常重要,但是希望后期能夠加強二手設備的流通環節信息收集登記,進一步有序開展設備價格評估等工作。
截止目前,建立中國工程機械設備身份識別系統已經上報給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和國家稅務總局,是二手設備專家委員會首要推進的一個工作目標。據悉,該平臺將建立在一個第三方的公示平臺系統下,做到二手設備信息的充分披露。在二手設備流通環節中,企業或用戶可以查出真實可靠性的設備信息。
據第一工程機械網記者了解,各制造商對其每一臺設備的序列號進行統一規范。國內主要工程機械品牌企業包括徐工、柳工、三一、山推等企業早在幾年前就向美國設備代理商協會(AED)定期匯報企業生產設備的序列號等信息。從協會各分會對于二手設備身份標識工作開展情況來看,目前挖掘機械分會開展基本順暢,眾多外資品牌企業包括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機、神鋼等均表示將支持協會的該項工作。其他機種的分會會員單位中,主要代表型企業已經開始接觸該項工作匯報的實際信息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