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縫修補方法
裂縫是混凝土結構最常見的缺陷,依其產生的原因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選擇裂縫修補方法時應考慮裂縫的類型及尺寸。
(1)表面密封法。此法適于修補不再發展的寬度小于0.2mm的細裂縫。可依據結構的使用要求選擇適宜的表面涂敷材料。這種表面涂敷材料必須具有密封性、不透水性和耐堿性、耐候性,其收縮膨脹性應該與被修補的混凝土相近。常選用低黏度的環氧樹脂液涂敷或用玻璃纖維布增強。如果裂縫有可能發展或對結構有一定防水要求時可選用焦油環氧樹脂(主要是應用其彈性達到可伸縮目的)。中國環氧樹脂行業協會專家指出說,當裂縫間距較小分布比較集中時,則應大面涂敷修補;當裂縫滲水或漏水,不能用環氧樹脂涂敷材料時,還可考慮用快速硬化水泥漿或其他水硬性粘結料。在進行表面密封修補前應用鋼絲刷將混凝土表面打毛,并用水清洗干凈。混凝土表面的氣孔應該用環氧樹脂膠泥予以找平。表面密封法施工簡單,即可涂敷,也可噴涂,但該法受氣候影響較大。
(3)注漿法此法是用于修補較深的裂縫。根據注漿時壓力與速度可分為高壓快速注漿法和低壓慢速注漿法。前者適于以電動泵注漿,此時注漿壓力可達2MPa;后者適于以手動泵注漿,其壓力為0.4MPa。依注漿時是否設注漿管又分為有管注漿法及無管注漿法。多數情況都使用有管注漿法。
采用有管注漿法時,在裂縫修補之前首先要沿裂縫以10~30cm的間距設置注漿管,然后將裂縫的其他部位用膠粘帶予以密封,以防漏漿。注漿管有帶墊圈的與無墊圈的,前者用于不開V形槽的裂縫注漿,后者則適用于開V形槽的寬裂縫注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