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面對海量視頻數據信息,無疑給安防大數據信息處理帶來了很多壓力。如果說高清不再是安防唯一發展方向,那么與之并駕齊驅的就只有智能監控了。要說安防監控領域之所以出現智能化,一方面是應對用戶日漸苛刻的需求,而另一方面也是減少人工支出成本。當越來越多的地方普及監控設施,越來越多的地方普及高清監控,對于交通監管方面,智能視頻監控的應用即能有效的提高事故的發現率還能減少事故的發生率。并將會成為未來交通監控領域的主流趨勢。
視頻監控在實際運用中不僅在整合現有的視頻監控資源的同時,還能夠集中力量將視頻鏡頭對準一個區域,對十二類交通違章進行抓拍等特點備受交通部門的青睞。之前,監控抓拍基本都是采用在地面埋線圈的方法,車輛壓線以后觸發抓拍設備。
從去年開始,哈爾濱市交通部門首次采用了一種新型的視頻監測技術——“運動物體軌跡檢測智能跟蹤技術”。這套視頻監控系統就充分顯示了與智能主流嫁接的結果,工作人員只需先在智能系統中寫入相關程序,告訴設備怎么樣的行為是要抓拍的,并且設定正確的行駛軌跡。
當車輛行駛進入設定的區域里,設備就開始記錄,然后對拍攝到的影像進行分析,一旦有機動車發生違法變道、加塞的行為,設備將會對這個行為自動識別抓拍。
如今,這套技術已逐漸普及。截止2014年4月,金華市大部分公路已基本上實現了實時監控,率先達到了“公路每20公里有一處智能抓拍監控系統”的要求。省公安廳交警總隊高速公路交警支隊完成了全省公路公安網升級改造,建設了除部分路段外的350兆無線數字通訊全覆蓋網絡。
據海淀市交警局科技處監控科科長介紹:為進一步凈化市交通秩序,在全市形成嚴管氛圍,市交警局結合近期開展的“不排隊、亂變線”交通陋習集中整治工作再出新招,借鑒獵虎等整治行動中異地用警的先進經驗,首次推出“視頻大會戰”集中整治行動以及“十大交通陋習”評選活動,并每月整治一項。從4月11日至今,已有7000多輛違規“黑車”被監控拍下。
如今,在全國范圍內的交通監管領域,已陸續更換并使用了智能視頻監控設備,并有望在未來五年內,智能視頻監控手段便會在交通領域普及開來。對于交通陋習的有效整治,也將形成一個統一完善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