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動力傳動情況下,剛輪一般要求具有較高的剛度,以免因彈性變形而失去剛輪的功能。
也有為降低動載荷和減少發生器及齒輪加工誤差所造成的振動影響,而采用較小剛度的剛輪。動力諧波齒輪傳動工作過程中的跳齒問腸
諧波傳動的主要特征是彈性變形,且齒形較小,因此必須將變形量控制在設計要求的范圍內,超出控制范圍就會造成傳動裝里的失敗。在動力傳動中,彈性變形的控制更是至關重要,經常會出現跳齒現象,這也是眾多諧波傳動裝置承載能力無法提高的關鍵因素。一且跳齒現象產生,若不及時采取措施,傳動裝置很快就會損壞。
跳齒問題的實質是:剛輪、柔輪與發生器組成的系統中,在外載荷作用時,輪齒中產生徑向嚙合力。剛輪、柔輪與發生器三者互為支承,各自產生一定的變形量。當剛輪與柔輪之間的相對變形量超過輪齒高度后,在切向分力的作用下產生跳齒現象。當載荷較大時,劇烈的沖擊將產生巨大的響聲,并損壞輪齒。
控制變形的關鍵有三個。一個是控制載荷,不要因為諧波傳動有較大的承載能力而無限制的超載;一個是加強支承:再一個是必須對有關結構進行剛度設計,避免過大的變形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