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混凝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1965年美國 AWWA會刊的一篇對此就已有論述。美國水工業協會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的強化混凝是指水處理常規混 凝處理過程,在保證濁度去除效果的前提下,通過提高混凝劑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來實現提高有機物,即消毒副產物的前驅物去除率的工藝過程。聚合氯化鋁pac絮凝劑的強化混凝機理介紹強化混凝的概念由來已久,早在1965年美國AWWA會刊的一篇對此就已有論述。美國水工業協會在20世紀 90年代提出的強化混凝是指水處理常規混凝處理過程,在保證濁度去除效果的前提下,通過提高混凝劑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來實現提高有機物,即消毒副產物的前驅物去除率的工藝過程。
強化混凝的定義;通過增加混凝劑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或調整PH值,來提高常規處理NOM的去除效果,限度地去除消毒副產物的前驅物,使飲用水消毒副產物符合飲用水準的方法。強化混凝主要是通過改善混凝條件使污染物去除范圍和去除率進一步擴大和提高,其作用機理闡述如下;膠體穩定性的增加是由于大分子NOM在無機膠體顆粒表面形成有機保護層,造成水懸浮顆粒和膠體微粒。一般認為混凝過程是絮凝劑水解產物對水膠體進行電和、使其脫穩,從而形成細小的顆粒繼而絮凝為大而密實的礬化,并通過吸附架橋或網捕作用使脫穩的膠體生成粒度較大的絮凝體,再通過沉淀與過濾進行分離去除。而水相對分子較小、溶解度較大的有機物在一般混凝條件下去除率很低。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親水性而不易被絮凝劑的水解產物—金屬氫物所吸附,有機物不但增加了膠體表面電荷,而且造成空間位阻效應。但是,如果通過改善混凝處理條件,即在低PH值,高絮凝劑用量的強化混凝條件下形成大量金屬氫物,改善絮凝劑水解產物的形態且使其正電荷密度升,同時低PH值條件會影響有機物離解度和改變水有機物存在形態。有機物質子化程度提高,電荷密度降低,進而降低其溶解度及親水性,成為較易被吸附的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