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營業務萎縮,依靠房地產支撐報表,中糧的問題也是許多正在重組央企的縮影!把肫蟮赝酢爆F象早已不是新鮮話題。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5月27日,全國年內成交總價最高的50宗地,其中有28宗地被國企獲得,成交金額超千億元。而國家資產管理公司信達旗下地產公司最近在杭州搶了一塊地,溢價95%,總價123億元,更是問鼎今年全國總價地王。
“現在是‘面粉比蛋糕貴’,地價這么高,央企們還是要往里扎”,祝波善亦認為,很多央企從給出的數據上看起來業績不錯,但通過資產負債表來分析,其實問題凸顯:“買了地皮,資產上看起來漂亮了,但潛藏了風險。”
張卓元直言:“國資委有國有資產保值增值考核指標,F在經濟形勢不大好,央企為了完成考核,自然會選擇向房地產投資。過去要求央企跟房地產撇開關系,現在他們公開拿地王。這是指揮棒出了問題!
央企、國企行政化和國資委管轄權限過大是老生常談,但改革的難度超出預期。從大管家到國有資本監管者的角色轉變,要求國資委拿出明確的退出機制。多位專家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建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正是國資委逐步退出業務管理、向管資本轉變的契機。但祝波善注意到,此次中糧提出的試點方案中,只涉及企業內部,與國資委的監管體系依舊未得到理順。
國資委也有自身的難題。祝波善表示,2015年,中央若干文件都強調,經營性國有資產要全部納入國資監管體系里面。但許多部委所轄企業仍自行其是,國資委陷入一方面管得太寬,一方面管得不夠的窘境之中!
另一方面,國資委從2003年成立之始即聲稱,要使央企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董事會享有企業最高決策權是現代企業的重要特征,國資委推行的“規范董事會試點”工作也進行了12年,此次通氣會上,又建立了中國節能、中國建材、國藥集團、新興際華集團等4家新試點,成果仍有待觀察。
無錫毛細黃銅管生產廠家UNS N05500合金鋼板生產廠家(16)40MnB:用于制造汽車、拖拉機及其他中、小機械設備的中、小截面的調質零件,如轉向軸、半軸、蝸桿、花鍵軸和機床主軸、齒輪等,可代替40Cr鋼。用作尺寸較小的零件時,性能與40CrNi鋼相近。
(17)45MnB:用于代替40Cr鋼或45Cr鋼制造中、小截面的調質零件,如機床的齒輪、鉆床的主軸、拖拉機的拐軸、凸輪、曲軸、花鍵軸、齒輪、惰軸和軸套等。
(18)20Mn2B:用于代替20Cr鋼制造心部強度要求高、表面耐磨、尺寸較大、形狀較簡單、承受一般載荷的滲碳零件,如機床的各種齒輪、套軸、離合器、汽車的氣閥挺桿、楔形鎖銷、轉向滾動輪軸、調整螺栓等。用作小截面零件時,性能與20CrMnTi、12Cr2Ni4鋼相近。
(19)20MnMoB:用于代替20CrMnTi、12CrNi3鋼制造心部強度要求較高的中等載荷的滲碳齒輪及其他零件,如汽車、拖拉機的齒輪和載荷大的機床齒輪,也用于制造活塞銷等零件。
(20)15MnVB、20MnVB:用于制造模數較大,載荷較高的中、小尺寸的滲碳零件,如重型機床的齒輪和軸、汽車的后橋齒輪和變速箱齒輪等。
(21)40MnVB:用于代替40Cr、45Cr、42CrMo鋼制造汽車、拖拉機、機床及礦山機械的重要調質零件,如軸、齒輪等。用作小截面的零件,可代替40CrNi鋼。
(22)20MnTiB、25MnTiBRE:用于制造承受中等載荷、截面較小的齒輪及其他滲碳零件,如拖拉機、推土機、汽車的變速箱齒輪、軸等。
(23)20SiMnVB:用于制造截面較大、載荷較高,并要求較高強度和耐磨性的滲碳零件,或高速工作且承受沖擊的滲碳零件,如拖拉機的滑動齒輪、齒圈、齒輪軸,機床的主軸、蝸桿、爪形離合器等! 把肫蠊芾淼臋嗔摎w位于董事會。在目前行政化的體系下,對央企領導人的收入有所遏制,所以有些人可能利用手中權力搞腐敗,有些人可能懶政不作為!鄙鲜鲋槿耸肯驎r代周報記者表示。
李長安則認為,董事會是其中的一個組織形式,但“央企領導人的角色怎么轉變,怎么處理好,這也是很關鍵的一個問題。現在央企領導人的角色是亦官亦商,由國家任命,國資委對這些央企的監管變成了同級領導間怎么處理關系的問題!
圍繞著央企的供給側改革正在提速。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日前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作為國企改革重點,國資委下一步將加快化解央企過剩產能,建立優勝劣汰市場化退出機制,對不符合國家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要求和長期虧損的產能過剩企業關停并轉或剝離重組。
值得注意的是,他同時對供給側改革提出明確時間表,今明兩年中央企業壓減10%左右的鋼鐵、煤炭現有產能,并采取強化管理、改造提升、債務重組、關閉撤銷、破產清算等方式,積極穩妥處置“僵尸企業”。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無疑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國有企業發展現狀來說,產能過剩、效益偏低的問題依然存在,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的產業結構偏重,重化工領域資產總額占比超過50%,去產能任務艱巨。
“國有企業大多處于傳統重工業行業,企業扭虧增盈、化解過剩產能、處置‘僵尸企業’等任務繁重,一些企業創新動力不足、活力不夠,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知名品牌。”肖亞慶說。以鋼鐵行業為例,記者了解到,盡管近十年來國家對鋼鐵業產能過剩頻頻調控,但是收效甚微。
記者從多個協會取得的資料顯示,2003年鋼鐵行業產能近3億噸,2012年產能已經突破10億噸,目前鋼鐵產能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接近12億噸。
“集中審批、管控競爭的方式已難以抑制產能過剩。”一位業內專家表示,目前鋼鐵等產能過剩行業往往是國企,同時也是地方政府財政支柱企業,涉及當地財政收入、就業、經濟穩定等。同時,現在過剩的產能不僅僅是落后產能,還包括結構性無序發展產生的大量先進的產能,這些都是目前供給側改革要根本解決的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