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清潔能源發展
帶上“護身符”
上文提及,管理層對優先發電的定義,以及為其提供了措施保障。根據《關于推進電力市場建設的實施意見》,保障措施具體為,一是各地安排年度發電計劃時,充分預留發電空間。其中,風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余熱余壓余氣發電按照資源條件全額安排發電,水電兼顧資源條件、歷史均值和綜合利用要求確定發電量,核電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兼顧調峰需要安排發電;二是跨省跨區送受電中原則上應明確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比例;三是統一預測出力。《實施意見》明確,調度機構統一負責調度范圍內風電、太陽能發電出力預測,并充分利用水電預報調度成果,做好電力電量平衡工作,在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前提下,促進清潔能源優先上網。面臨棄水棄風棄光情況時,及時預告有關情況,及時公開相關調度和機組運行信息;四是組織實施替代,同時實現優先發電可交易。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航禹太陽能常務董事劉楊認為,“這些保障的確為光伏等清潔能源提供了一個有效‘護身符’,對光伏發電,特別是用戶側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除了保障優先發電,此番《通知》對煤電的限制,也為光伏等清潔能源爭取了更多的市場空間。
例如,《通知》明確,對2017年3月15日后投產的煤電機組,各地除對優先購電對應電量安排計劃外,不再安排其他發電計劃。新投產煤電機組通過市場交易獲得的發電量,不再執行上網標桿電價。鼓勵新投產煤電機組自愿認定為可再生能源調峰機組。新投產水電、核電等機組也應積極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盡快實現以市場交易為主。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此表示擔憂:“限定明年3月15日為界,那么,此前的7個月-8個月的時間里,煤電機組上馬會不會出現如光伏‘搶裝潮’一樣的場景?”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另外,如果單純從經濟效益考量,現在很多煤電機組的發電成本還是比很多可再生能源發電有優勢的,而一旦用電側大量選擇與煤電機組直接交易,則有悖于節能減排的方向”。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期公布了中國上半年的經濟數據。一方面,當前經濟走勢平穩,穩中向好,但另一方面,一些經濟隱憂仍不可忽視。接下來的6個月,中國經濟預期將打響五大戰役。
新鄉紫銅電極管生產廠家UNS N06030鋼管生產廠家市場上通常所見的鋁原料主要是固態鋁,即重熔用鋁錠,包括原生鋁錠和再生鋁錠。原生鋁錠的化學成分符合各國標準備要求,化學成分穩定,其純度也比較高。再生鋁由于其生產原料是回收和廢舊鋁,除了很少部分經電解精煉處理之外,一般來說雜質含量及其種類似比較多,實際上通常稱原生鋁錠為重熔用鋁錠。再生鋁習慣上稱為雜鋁。原生鋁錠通常分為高純鋁和工業純鋁兩個等級。高純鋁即重熔用精鋁錠;工業純鋁即得熔用鋁錠。 去產能的“殲滅戰”
去產能是當前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今年中國要壓減鋼鐵產能4500萬噸左右,退出煤炭產能2.5億噸以上。
不過,受鋼鐵價格回升的影響,粗鋼產量在四五月份均有所增加,6月的粗鋼產量比去年同期增長1.7%。
產能過剩會導致工業品價格下降、實體經濟盈利下降以及經濟風險概率提高等問題,打響去產能的“殲滅戰”正是中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關鍵。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表示,去產能的過程中應該警惕“搭便車”的現象。“有的人會想,如果總的產能下去了,價格可能就會上漲,以后開工就還能掙錢。對去產能還是應保持戰略定力。”
提振民間投資的“營救戰”
上半年,民間投資同比名義僅增長2.8%,增速比1-5月回落1.1個百分點。與去年全年10.1%的增速相比,目前的增速尚不及三分之一。
由融資難、投資信心不足等因素引發的民間資本持幣觀望,已成為經濟發展的一大阻礙,畢竟民營經濟創造了中國60%的GDP和80%的就業崗位。
解決收益率過低的問題是拯救民間投資的當務之急。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彭紅楓指出,應進一步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將國有資本投資效率較低的行業逐步讓渡給民間資本,給予民間投資可預期的投資回報和較寬松的投資環境。
化解財政壓力的“突圍戰”
在經濟下行以及結構性減稅等因素的影響之下,中國的財政收支缺口正在進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中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5514億元,同比增長7.1%,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約8.9萬億元,同比增長15.1%。
積極的財政政策仍然是下半年中國經濟政策的主基調,這需要穩定的財政運行作為依托。而財政不能緊縮,化解財政壓力就需找到新的“突圍”方向。
除了進一步擴大赤字、擴大國債發行規模外,上海財經大學教授胡怡建認為,可選擇在稅收方面有所改革,例如逐步提高直接稅比重、研究財產稅的征收辦法,一方面穩定財政收入,另一方面提高分配的公平性。
維護金融穩定的“保衛戰”
進入七月以來,人民幣中間價已經多次出現超過100個基點的大幅下跌。有海外機構預測,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或將持續下調至7元人民幣兌1美元甚至更低。
如果匯率發生巨大波動,很可能會對中國的金融穩定帶來沖擊,同時加劇資本外流。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教授田利輝便表示,確保人民幣不出現大的貶值,一方面應該確保經濟運行平穩,同時央行也應在穩定幣值上主動出招,尤其是將市場預期穩定下來。
化解債務風險的“持久戰”
新鄉紫銅電極管生產廠家仙桃紫銅毛細管生產廠家T7工具鋼
T7(A)高韌性碳素工具鋼,冷作模具鋼。該鋼韌性較好,切屑加工性好,價格低廉,來源容易。在我國國標中有T7和T7A兩種牌號。
T7工具鋼化學成分
質量分數%:C0.65-0.74、Si≤0.35、Mn≤0.40、P≤0.035、S≤0.03
T7工具鋼特性
淬透性、耐磨性偏低,淬火時型腔收縮趨勢較弱,淬火變形較大,回火穩定性差,淬硬深度為水淬15-18mm,油淬5-7mm。適合于制作易淬斷的小件,大件因硬化層淺薄,易發生弧形裂紋。
正火可促進該鋼球化,改進硬度小于165HBS毛胚的切屑性能。
T7工具鋼參考對應鋼號
我國GB標準鋼號T7;我國臺灣CNS標準鋼號SK7;日本JIS標準鋼號SK7;德國DIN標準材料鋼號1.1620;德國DIN標準鋼號C70W2;英國BS標準鋼號060A67/060A72;法國AFNOR標準鋼號Y170;法國NF標準鋼號C70E2U;瑞典SS標準鋼號1770;美國AISI/SAE標準鋼號1050;俄羅斯TOCT標準鋼號Y7;韓國KS標準鋼號STC7;國際標準組織ISO標準鋼號TC70。
我國GB標準鋼號T7A; 德國DIN標準鋼號C70W1;德國DIN標準材料鋼號1.1520;法國NF標準鋼號C70E2U;俄羅斯TOCT標準鋼號Y7A。
T7工具鋼熱處理工藝規范
臨界點溫度
近似值:Ac1=730℃,Ac3=770℃ ,Ar1=700℃,Ms=280℃
正火規范
溫度800-820℃,出爐空冷,硬度229-285HBS
普通退火規范
(740-750)℃×(2-4)h,以<30℃/h的冷速,緩慢爐冷到溫度500-600℃,出爐空冷。
等溫球化退火規范
1、(740-750)℃×(2-4)h,(650-680)℃×(4-6)h,后爐冷到500-600℃,出爐空冷,硬度≤187HBS。
2、(750-770)℃×(1-2)h,(680-700)℃×(2-3)h,后爐冷到500-600℃,出爐空冷,硬度163-187HBS,珠光體1-5級。
淬火、回火規范
淬火溫度730-760℃,水冷、水油雙液冷卻或堿浴冷卻,淬火硬度57HRC。回火溫度160-180℃。
T7工具鋼應用
1、尺寸小、形狀簡單、輕負荷的冷作模具,例如小沖頭;
2、剪切鋼板的剪刀
3、適于制造要求硬化層不深并保持高韌性的冷作模等
4、六角螺母冷鐓模T7A,推薦硬度48-52HRC
5、適用于各種中小批量生產的模具
6、抗沖擊載荷的模具 債務問題同樣是中國經濟潛藏的風險。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國債務總額為168.48萬億人民幣,全社會杠桿率為249%。而中國非金融企業部門2015年底的負債率已高達156%。
經濟學家宋清輝認為,市場化債轉股是化解債務風險的一個方向,即債轉股的對象企業完全由市場主體自己選擇,價格也由市場來決定。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日前表示,從2014年起,我國非儲備性質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開始出現逆差,主導因素不是外來資本撤資,而是我國民間部門不斷地擴大對外投資,布局海外。另外,一季度,我國仍吸收了411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說明境外長期資本繼續看好中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介紹2016年上半年外匯收支數據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有媒體提問稱,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出現了比較大的波動,在將來一段時間,這是否會成為常態?
對此,王春英表示,從近年來的我國國際收支狀況看,主要特點是經常賬戶順差,非儲備性質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
首先,經常賬戶順差是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基礎。根據國際收支統計原則,經常賬戶順差實際上是我國持續跨境輸出資本、不斷累積對外債權的基礎。比如,我國貨物出口收到的外匯,或者對外提供服務收到的外匯,都要通過投資等方式運用到境外,這就會表現為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經常賬戶持續順差,今年一季度順差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比為1.6%,歷史最高曾達到10%左右,目前是處于國際公認的合理水平。
其次,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日益成為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的主力。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集中反映民間部門的跨境資本流動,2014年二季度前后,我國非儲備性質的金融賬戶出現較大變化。2014年以前,除個別季度外,我國非儲備性質的資本和金融賬戶持續順差,尤其是2003年到2013年這11年間,外來資本大量流入中國,外匯儲備也較快增長。從2014年起,我國非儲備性質的資本和金融賬戶開始出現逆差,但主導因素不是外來資本撤資,而是我國民間部門不斷地擴大對外投資,布局海外。
王春英舉例稱,以2016年一季度為例,一方面,我國企業和個人對外金融資產增加了1098億,其中超過50%是對外直接投資。另一方面,我國對外負債下降135億美元,這有利于減少貨幣錯配風險和降低整個社會的杠桿率。同時,我國仍吸收了411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凈流入,說明境外長期資本繼續看好中國。
王春英指出,從未來情況看,我國跨境資本流動總體仍會主要反映國內經濟基本 面。隨著國內經濟轉型升級,我國經濟仍將保持中高速增長,以貨物貿易為主導的經常賬戶仍會保持順差。同時,我國外匯儲備依然充裕,防范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的能力較強。而且,我國對長期資本的吸引力依然較強。另外,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國內企業和個人將更加理性、合理的調整資產負債結構,這將引導我國跨境資本流動向著一個更加平穩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