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國資委已經在中糧集團和國投公司進行了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工作,并在24個省級國資委改組組建了50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而這一系列動作,呼應了國資委在今年的主要任務,即促進所轄央企“提質增效”—這亦是國資委在今年的頭號任務,同時完成肖亞慶強調的國資委“自我革命”。
用資本手段推進重組
值得注意的是,中糧合并中紡,這是一周內宣布的第二起央企重組。
7月11日,中國國旅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并入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而在過去兩年,引人注目的央企合并案已有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航運巨頭中遠公司和中國海運集團、五礦和中冶集團宣布合并等數例。
這樣的速度是近年來之最。肖亞慶在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上作報告指出,中央企業的數量已經從2012年底的115家調整到當時的106家,彭華崗則在通氣會上進一步透露,央企數量有望在年內整合到100家之內。而此次通氣會,還公布了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中遠集團和中國海運、中電投集團和國家核電等3對重組企業為中央企業重組試點。
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此次中紡集團與中糧集團的合并,其實早有蹤跡可循。
3月18日,中糧與中儲糧、中紡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明確三方將在國家政策性糧食的收儲、保管以及去庫存、糧油進出口、油脂加工、倉儲物流等重點領域通力合作,努力實現業務互補和協作共贏,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發揮央企的骨干作用。
祝波善認為,業務互補和協作亦將是此次中紡與中糧合并的主題。“中糧和中紡在糧油業務方面有很多重合的地方。”據了解,中紡在未實施收編之前,與中糧、中儲糧是三大中央直屬糧企,其大豆壓榨能力位居國內油脂加工行業前三位,又同時擁有參與國內糧油收儲、進口國外糧棉油的資格。這就使得中糧對收編中紡更積極主動。
00Cr19Ni13Mo3不銹鋼圓鋼生產廠家C40400黃銅板生產廠家無錫市夢源達特鋼有限公司是集加工經營于一體的圓鋼大型企業,常年銷售成都鋼鐵集團、冶鋼集團、包頭鋼廠、寶鋼集團、鞍鋼集團、天津大無縫、西寧特鋼廠、無錫鋼廠、衡陽鋼廠等各大鋼廠生產的各種鋼管及圓鋼。現已形成常年庫存周轉量8500噸以上,800余種規格。年銷量售額過億元。所售產品均執行國家標準,適用于工程、煤礦、紡織、電力、鍋爐、機械、軍工等各個領域。公司以良好的信譽、優質的產品、雄厚的實力、低廉的價格享譽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產品深得用戶依賴。 據《財經》報道,早在去年6月,中糧與中紡兩方面已經達成一致意見,希望通過較大力度的整合,由中糧來正式收編中紡,國資委等方面也表示支持雙方的合作意向。據中糧內部人士透露,兼并拖延至今,與今年年初中糧換帥,趙雙連接任寧高寧執掌中糧有關。
中糧集團內部管理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下一步,中糧除了與中儲糧探索整合糧農資源,實現業務互補、合作共贏,還有一個更大的目標,就是先按照整體業務板塊劃分,對旗下11家上市企業進行整合, 力爭在2019年實現主要業務的整體上市。
祝波善認為,中糧設立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后,完成兼并重組的空間會更大。“原來的國企兼并雖然發展很快,但主要是上級對下級、行政推動兼并的模式。應多利用資本的方式進行重組,同時還能給引進社會資本創造條件,該放的權力要具體放給企業。”他表示,中紡的紡織業務市場化程度很高,未來引進混合所有制后,可以利用社會資本和社會管理經驗來提高經營效益。
在兼并重組工作提速外,醞釀已久的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也在推進中。繼今年2月宣布誠通集團、中國國新控股兩家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之后,此次通氣會還宣布了另外7家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的企業。它們分別是神華集團、寶鋼、武鋼、中國五礦、招商局集團、中交集團和保利集團。在這7家試點企業中,都正在重組或宣布籌備重組。
在國資委的規劃中,也已初步表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不僅是對當前監管體系的再梳理,同時也充當了目前最重大任務—兼并重組的重要抓手。7家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都不同程度醞釀著重組。
“寶鋼剛剛重組了武鋼,但落后產能問題依然存在,建立國有資本投資公司,就是通過資本的手段,該清退的清退,該壯大的壯大。五礦情況與此類似。” 祝波善評價道,“這次中糧和中紡的兼并也說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作用絕不僅僅只是對央企旗下的子公司進行整合,而是用資本在業務相似的央企間乃至行業內進行整合布局” 。
轉變漸露端倪:讓管理權歸位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在今年2月份的國資委通氣會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表示,今年國資委將選擇3-5戶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此次通氣會公布的情況已經超過了預期。
對外經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李長安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建立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策略,體現的是國資委的管理理念隨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化:“國資委現在的變化是從具體的事務指導,慢慢轉變為戰略性指導,做資本布局。以前是‘管人管事管錢’,未來是管國有資本為主,根據國家的意圖進行戰略布局。”
00Cr19Ni13Mo3不銹鋼圓鋼生產廠家34CrNi3A圓鋼鍛件生產廠家60si2mn彈簧鋼特性
60Si2Mn屬于彈簧鋼,適宜制作汽車鋼板彈簧。
60Si2Mn彈簧鋼熱處理有等溫回火和分級淬火、亞溫淬火及高溫回火、形變熱處理的工藝方法。使用該方法能有效地提高60Si2Mn彈簧鋼的強韌性和使用壽命。
60Si2Mn熱處理工藝
球化退火:采用850度加熱、油冷淬火、短時間等溫球化工藝(790度加熱25Min,急冷到680度保溫1H,爐冷到500度出爐),可獲得理想的球化組織。60Si2Mn鋼淬火溫度正常取850度~870度,油冷。回火溫度視模具零件的硬度要求而取,如
400度回火,硬度46HRC;
500度回火,硬度40HRC;
600度回火,硬度34HRC。
在150~160度之間回火性能得到最佳的配合,注意必須避開300度左右的回火脆性區。要求有較高韌性的工模具、要求尺寸穩定性好的量具,回火溫度可以提高到250度左右,硬度為55~60HRC,有較好的韌性。
AC1-755,Ac3=810,Ar1=700,Ar3=770,Ms-300~305,
退火;750C-爐冷-HBS≤222
正火;830~860C-空冷-HBS≤302
淬火;870C-油-HRC>61
不同溫度回火后的硬度值HRC: 150C-61,200C-60,300C-56,400C-51,500C-43,550C-38,600C-33,650C-29
常用回火溫度430~480C,水或空氣,HRC45~50
以下是汽車鋼板彈簧熱處理的參數
淬火加熱保溫時間與厚度有關:mm/min,6.5/2,8/3,8.5-10/4,12/5
回火保溫時間與厚度有關:mm/min,<10/25-30,10-15/30-35,15-20/40-45,20-25/45-50。
60Si2Mn密度
60Si2Mn密度為7.85g/cm3。60Si2Mn是應用廣泛的硅錳彈簧鋼,強度、彈性和淬透性較55Si2Mn稍高。適于鐵道車輛、汽車拖拉機工業上制作承受較大負荷的扁形彈簧或線徑在30mm以下的螺旋彈簧.
60Si2Mn熱處理規范
60Si2Mn熱處理規范:淬火870℃±20℃,油冷; 回火480℃±50℃(特殊需要時,±30℃)。
金相組織:回火屈氏體。
交貨狀態:熱軋鋼材以熱處理或不熱處理狀態交貨,冷拉鋼材以熱處理狀態交貨.
熱軋交貨規格:2.0~18.0mm,有退火與不退火狀態。冷軋交貨規格:0.3~4.3mm(鋼帶)
60Si2Mn化學成分
碳 C :0.56~0.6
硅 Si:1.50~2.00
錳 Mn:0.60~0.90
硫 S :≤0.035
磷 P :≤0.035
鉻 Cr:≤0.35
鎳 Ni:≤0.35
銅 Cu:≤0.25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資委目前是“婆婆+出資人”的定位,“國資委既想當出資人,又想當監管者,因而受到很大的輿論壓力。從理論上看,這也是不可能的。”因而要放棄“一身兩任”,專心通過監管資本來管理央企。
劉紀鵬所指的壓力,不僅來自公眾,亦來自央企和國企內部。不少央企領導人認為,國資委目前的管理模式過于全面,限制了企業自主經營的能力,不利于開發企業活力。
張卓元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外界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企盼已久,此前國資委和兩家企業遲遲沒有拿出來方案,說明了其中的困難。“最大的困難來自于國資委職能轉換,它的權力要被削弱。而且多項改革試點同時進行,新的模式要摸索。”
據《新京報》報道,根據中糧此次公布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試點方案,中糧將按照“小總部,大產業”的原則,把資本經營與資產管理經營分開,壓縮管理層級至三級,形成定位清晰且職責明確的“集團總部資本層-專業化公司資產層-生產單位執行層”三級架構,實現集團總部向管資本的轉型。
試點方案首先是精簡總部。依據精簡高效原則,中糧將總部職能部門從13個壓縮到7個,人員從610人調整至240人之內。
總部精簡后的下一步是權力下放,做實資產層和生產層:將用人權、資產配置權、生產和研發創新權、考核評價權及薪酬分配權等五大類關鍵權力下放給專業化公司(平臺),總部主要通過派駐專職董事、監事行使股東權利,不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決策和業務運營。
試點方案的關鍵是專業化公司(平臺)。依據業務聚焦原則,中糧目前組建了18個專業化公司(平臺)。專業化公司(平臺)是資產運營實體核心,對資產運營的盈利回報負責。中糧要求專業化公司(平臺)以核心產品為主線加快整合,全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努力實現股權多元化,真正成為依法自主經營、自擔風險、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投資運營公司簡單來說就是管理股權,相對以往而言簡化了很多。建設投資運營公司后,下一個目標就是讓管理權歸位于企業。”張卓元表示。
央企拿地王是指揮棒出了問題
“這起兼并(中紡與中糧)也存在相當大的挑戰,”祝波善亦指出,“中紡集團的紡織業務和中糧的主體業務差異頗大,而且中糧自身業績近年來也不太好。要把中紡整合進來,這塊肉吃的絕對不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