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和本市體育局支持下, 天壇公園健身路徑日前完成更新。由于不熟悉新器材,個別市民產生了疑問:“咱用慣的器材為啥不見了?”對此,器材供應方解釋:“不符合"新國標"的都得換掉。”
天壇公園古樹蔥郁、環境優美,每天吸引近2萬人參加健身活動。其健身路徑位于公園東門附近的綠蔭叢中,始建于1988年,一直對本市公園健身設施的配建起到示范性作用。目前記者來到此處,發現全部健身設施煥然一新;使用上嶄新的器材,很多市民也都贊不絕口。“舊的換新的,以前沒見過的現在有了,玩兒得挺好。”“地上鋪了塑膠墊,落地時再也不怕蹾腳了……”
據負責此次設施更新的負責人介紹,器材經過更新從原來的22種、76件增至24種、99件,增加了腰背部按摩器、腿部按摩器、上肢牽引器、蹬力器、健身車、多功能推揉器等,“這都是問需于民、為民而建,前期我們做了大量調研,根據群眾的實際需要進行配備。”他舉了個例子,新的雙杠根據練習者身高不同分為1.5米、1.6米、1.65米和1.7米4種高度,其中1.5米高的又因練習者肩寬不同分為0.5米、0.55米兩種寬度。
不過,一些市民反映,自己用慣的器材突然“消失”了,難免會不適應。家住蒲黃榆的郝女士近年來經常到天壇公園晨練,“比如那種大長凳,以前跑完步可以躺著歇會兒,用得好好的,現在也沒到年限,怎么說換就換呢?”她語氣中透著幾分無奈。
之所以淘汰掉舊器材,韓萬里稱“不符合"新國標"的都換了”。所謂“新國標”即最新頒布的《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該標準注重緩沖層、跌落空間等因素,更加強調安全性。比如,新裝的健身天梯不僅高度不一,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地上還鋪設了30厘米厚的塑膠墊兒作為緩沖。“我們充分考慮到器材安全,希望天壇公園實行"新國標"的一些經驗推廣到全國。”韓萬里稱,相信適應一段時間后,市民們會收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此外,健身路徑使用年限從4或6年增至8年,其安全結構也達到較高要求。北京國體世紀體育用品質量認證中心的副總經理袁義龍告訴記者,“新國標”旨在從源頭上提升器材質量和安全性,將器材使用過程中的風險降到最低。如今,新裝的健身器材還加貼了二維碼,便于統計、掌握全國各地的健身設施情況。“掃描二維碼,老百姓也能在當地反映器材損壞情況,及時反饋到主管部門和廠家,從而加快維修進程。”袁義龍說。
目前,本市共建設全民健身路徑工程7989個、全民健身專項活動場地2321片,去年更新了2008年配建的200處全民健身工程器材。據悉,今后更新的健身路徑將陸續使用“新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