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國五0#柴油配送,對于山東地煉資源重組蘇州中石化柴油公司(業務員阿平,手機:13776336047微信同上,QQ:249353058)分析主要有幾下幾大優勢:
第一在地理位置方面山東省擁有一批天然良港,在進口原油到港以及成品油外發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成品油產業鏈上游原料進口以及運輸持續改善,產品分銷管道網絡建設日趨完善,據悉實現原油到廠100%管道輸送、成品油出廠80%管道輸送,尤其在成品油依托低價優勢省外銷售方面依托港口優勢輻射華北、華東、華中以及華南等主要消費市場,在此次山東煉化發展規劃項目會上提出將提供便利條件幫助山東煉化重大項目快速落戶魯北環渤海灣高端石化產業基地,進一步推動我省煉化行業新舊動能轉換實施。
第二地煉原油進口雙權實施以來, 山東地煉原油進口量持續增長,且2018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配額中中國地方煉廠獲批數量達9045萬噸,占比74.55%,地煉成為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的主力軍,在原料瓶頸優化的背景下地煉煉油資源整合重組成大勢所趨,目前山東煉化能源集團整個產能規模在6160萬噸左右,16家山東煉化集團成員2018年享有5044萬噸進口原油石油石油配額,但是不排除未來更多地煉加入資源重組行列以尋求突破,同時不排除有國有資本或外來投資集團介入。
第三山東地煉總體產能規模大,據統計2017年全國煉化產業產能超過8億噸,其中地方煉油產能占比接近30%,而山東煉化產能占中國地方煉油產能的比例超過80%,為整合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提供資源優勢,據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山東地煉累計生產汽柴油產量在7600萬噸,占全年山東地區汽柴油產量的92.3%左右,如此龐大的體量如果各自為戰將削弱地煉現有競爭優勢,資源整合則由弱勢變為強勢。
在地煉資源重組后,在規模化生產以及分銷方面競爭力將明顯增強,但是地煉在零售端布局仍然相對偏弱,目前全國中國加油站總數量為9.5座,包括三大國有石油公司、中化和地方國營在內的國有資本加油站5.26座,其中,中石化約3.06萬家,中石油約2.09萬家,中海油約800多家,其余民營加油站在4.24萬噸,但是地煉自建終端零售體系薄弱。在供應端競爭加劇的背景下未來石油行業產業鏈利潤必定下移,加油站將從資本投資的競爭轉向品牌、技術和商業模式的競爭,市場將更加注重品牌建設,在能源補給的同時也存在能源管理以及能源跨界服務。未來中國零售業面臨的轉型升級,同時也為地煉零售布局提供新的機遇,國內的汽車保有量在快速增長,截至2017年,國內汽車保有量達2.17億輛,同比上年增長11.85%,但加油站數量一直徘徊在10萬座以下,成品油市場零售端面臨稀缺的局面。為此山東煉化能源集團在煉油資源重組及發展高端石化的同時應更加零售端的發展模式變化,預計三年內山東煉化能源集團在全省建立2000家左右加油站,五年內增長至6000家左右。山東民營地煉企業有望成立自主零售品牌,統一標識實行規范化的管理、運輸、定價優惠活動,未來將貫穿石油行業全產業鏈發展模式。近期最新資料顯示海科化工集團成立山東小海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海科集團煉化產業鏈的延伸,將更加注重下游市場的品牌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