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見證了P11直縫鋼管企業的興衰榮辱 |
![]() |
價格:3600 元(人民幣) | 產地:河北滄州市 |
最少起訂量:1噸 | 發貨地:河北滄州市 | |
上架時間:2018-07-21 10:34:31 | 瀏覽量:196 | |
滄州振達管業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生產加工 | 公司類型:私營獨資企業 | |
所屬行業:管件 | 主要客戶:城市建設、輸水工程 | |
![]() ![]() |
聯系人:左玉慶 (先生) | 手機:17659733998 |
電話: |
傳真: |
郵箱:397484708@qq.com | 地址:鹽山縣滄州市鹽山縣鹽城鎮城南開發區 |
銀行造就了鋼貿市場的繁榮 據悉,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后期,寧德周寧人就開始陸續前往上海從事鋼貿生意。周寧人“一帶一,一幫一”,逐漸形成了鋼貿行業中最大的一個群體。 隨著宏觀經濟的向好,銀行貸款逐漸放寬,2001年以后直縫焊管貿易開始進入快速擴張時期,越來越多的周寧人及周邊縣市的人開始涌入這個行業。也是在這一年,易開始從最初的純實業經營,逐步演變成了一種上規模、規范化的融資模式。 由于對于資金的饑渴,有些銀行在當時看來不可想象地開始以上浮20%利率向鋼貿商放貸,但鋼貿商的生意卻能越做越大。這樣的舉措引起各家銀行的效仿。最后銀行對于鋼貿商的需求徹底地放開,在頂峰時期,貸款利率上浮甚至高達40%。 自此,直縫焊管貿易業開始進入一個令無數人艷羨的時期,上海鋼聯總裁朱軍紅曾形容道:“這是一個豬都會飛的年代。”只要有膽量,敢拿貨敢做,就一定能掙錢。” 數據顯示,在2001-2010年的十年快速擴張時期,直縫焊管產量呈現了“45度”的增長。在此時期,從鋼廠到流通到終端用戶,每噸直縫焊管平均利潤高達300-500元。“如果按7億噸的產量,300元的利潤來算,就有2100億元的價差來供市場分享。”朱軍紅說,如此大的價差與巨大的消費數量,造就了直縫焊管貿易企業十年的輝煌。 對于數十萬鋼貿商來說,2009年無疑是他們最難忘的一年,金融海嘯后“四萬億”刺激政策出臺,銀根開始一路放松。“金融30條”,數次強調放寬中小企業貸款。 從這一年開始,銀行和鋼貿商開始進入了“蜜月期”。鋼貿商開始全面、充分地領略了銀行“火一般”的熱情。據上述鋼貿商回憶,當時都是銀行的經理上門來求著幫忙完成貸款任務,貸款從原先區區一兩千萬飆升至以億為單位。 “一套100萬元的房子,拿到銀行可以貸出150萬元。”有鋼貿商表示,為了拼搶鋼貿行業這塊大蛋糕,各大銀行之間也開始了服務的競賽。原先只能打折抵押的資產開始變得更“值錢”了。“而當時在銀行的眼里,周寧就是福建鋼貿商的代名詞,只要有周寧的一張身份證,就有辦法從銀行貸出500萬元。” 鋼價下滑“聯保”致鋼貿商全軍覆滅 早在2000年年初,周華瑞打開了上海鋼貿首扇融資大門。當時,他經營的逸仙直縫焊管市場首創了五戶聯保、動產質押加上擔保機構擔保的模式,這在當時被銀行譽為重要的金融創新。 這種融資模式的特點是,銀行給鋼貿商貸款,一般會由直縫焊管市場成立的擔保公司為散戶擔保。即便散戶無法還貸,實力雄厚的擔保公司、直縫焊管市場老板也會代償,銀行就此高枕無憂。 有直縫焊管商給記者解釋了什么叫五戶聯保,五家鋼貿企業組成聯保戶,各獲得100萬元貸款,共計500萬元。這時每家鋼貿企業需要承擔的均變成500萬元,如果跑掉一家,那么其他4家需要共同償還另外的100萬,跑掉2家,則剩下的3家需要共同償還剩下的200萬。 早些年,來自寧德當地的一些人在上海鋼貿行業站穩腳跟后,在老家的親朋好友又會蜂擁“投靠”,同樣前去從事鋼貿生意。久而久之,在上海的兩萬多家鋼貿企業中,來自福建周寧的鋼貿商人是其中絕對的主力。恰恰是這種“不是親戚就是老鄉”的關系,給五戶聯保提供了天然的條件。 事實上,在上海大大小小的鋼貿市場,融資能力均相當驚人。中等規模的鋼貿市場商戶就多達400家。假設每家商戶貸款額度達到200萬,擔保公司就可以從中收取30%的擔保金,這樣下來擔保公司手上的保證金就超過2億元的規模。 “直縫焊管貿易說白了就是套取銀行貸款。”在一些鋼貿商看來,只要懂得資金杠桿的運用,在當時是不愁錢的。購買豪車等花掉一部分貸款之后,剩下的資金很多都進入了樓市、高利貸等暴利行業,哪里有暴利就往哪里流動。 據周寧當地一些人回憶,往年春節回家,都會見到無數的豪車將周寧縣城擠得水泄不通,小小的周寧縣城成了豪車的展臺。 不過,從2012年第一季度開始,直縫焊管價格急轉直下,當年9月螺紋鋼的價格由第一季度的5300元/噸,跌至3300元/噸。而建立在直縫焊管行業之上的鋼貿融資也轟然倒塌,牽扯到的各方,無人能夠幸免。 根據工信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70家重點大中型企業的銷售利潤同比下降97.2%,利潤率幾乎為零。而持續的房地產調控更是雪上加霜,融資環境的惡化,直接拉長了鋼貿商的回款周期。貨幣政策收緊,銀行開始抽貸,更讓鋼貿商脆弱的資金鏈岌岌可危。 如今,來往縣城的豪車變少了。一些當地人感嘆,“很多銀行看到352(寧德地區)開頭的身份證,連信用卡都不給辦。真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銀行與鋼貿商開始頻繁對簿公堂 日前有媒體報道稱,從7月初開始,上海地區即將在一個月內開庭的鋼貿金融糾紛案高達302起。其中,涉及民生銀行的鋼貿案共有29起,平均每天就有一起。事實上,早在去年9月,民生銀行、光大銀行等多家銀行就開始頻繁出入上,而被告基本上都是鋼貿企業。根據“,今年3月17日至4月17日,一個月間,上海就有200多起銀行起訴鋼貿商的案件開庭,涉及23家銀行。而在2012年銀行追討鋼貿商貸款的高潮期(2012年10月15日-11月15日),類似的起訴案件總共僅為27起。在上海大柏樹區域有一幢奇特的蜂窩外形玻璃幕墻建筑,這就是上海直縫焊管交易大廈。曾經,這幢大廈是上海眾多福建寧德籍鋼貿商的聚集地,最高峰時曾進駐575家商戶,直縫焊管市場門口停滿了豪車。其開發商就是第市場的創始人周華瑞。這里曾是上海除了陸家嘴外,銀行網點最集中的區域。周華瑞曾自豪地說:“幾乎每個銀行都會在商圈設分支行。”如今,隨著鋼價大跌、鋼貿企業深陷債務危機,早已物是人非。據了解,上海周寧商會之前重點支持的企業,除了兩家專做直縫焊管加工的外,其余的全都在上海鋼貿圈消失了。有的人被“追殺”徹底躲了起來;有的場地還在,可是連個人影都沒有了。2000年初,周華瑞創辦了鋼貿融資模式,當年和他合作的銀行營業部總經理,如今大多成了分行行長或者副行長。可是現在這些行長們的日子并不好過,很多被發配到銀行的清收小組,帶領著浩浩蕩蕩的討債大軍一路追到周寧,只為盤查這些鋼貿商在家鄉隱匿的財產,每月拿著2000元的工資,獎金都得從他們收回的貸款中提成。 據銀行業內人士透露,上海多家銀行牽涉其中,且涉及的金額十分巨大。“有的銀行還自掏腰包給這些鋼貿企業輸血,幫它們還利息。畢竟如果它們破產的話,對于銀行來說,也不是什么好事。”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