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玻璃乳濁液介紹 |
![]() |
價格: 元(人民幣) | 產地:本地 |
最少起訂量:1件 | 發貨地:本地至全國 | |
上架時間:2018-12-25 17:50:56 | 瀏覽量:239 | |
重慶華業科技設備有限公司
![]() |
||
經營模式:其他 | 公司類型:私營獨資企業 | |
所屬行業:綜合 | 主要客戶: | |
![]() ![]() |
聯系人:張毅 (先生) | 手機:18790605006 |
電話: |
傳真: |
郵箱:2919788097@qq.com | 地址: |
濁液通常由水和油所組成,習慣上將不溶于水的有機液體,如苯、煤油等統稱為油。如果是油分散在水中,稱為水包油(油/水或O/W)型標準玻璃乳濁液,如牛奶和某些農藥制劑等。如果是分散在油中,稱為油包水(水/油或W/O)型標準玻璃乳濁液,如石油、原油和人造黃油。但豆漿里面的分散質是固體,所以它不是標準玻璃乳濁液,而是膠體。油漆是標準玻璃乳濁液,但種類有很多,有油包油、油包水、水包油、水包水4中不同的類型。 標準玻璃乳濁液分類 標準玻璃乳濁液是乳劑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想的標準玻璃乳濁液應具有較強的乳化能力;無毒、無刺激性;一定的生理適應能力,穩定性好。具體應用時應結合藥物的性質、乳劑的類型、乳化方法等因素綜合考慮選擇合適的標準玻璃乳濁液。 決定乳劑類型的岡素有多種,主要的是標準玻璃乳濁液的性質和標準玻璃乳濁液的HLB值。親水性較大的標準玻璃乳濁液吸附于油、水界面時使水的界面張力降低較大可形成O/W型乳劑,親油性較大的標準玻璃乳濁液降低油的界面張力較大則形成W/O乳剎 其規律是:與標準玻璃乳濁液親和力較大,即界面張力較小的相構成外相。 標準玻璃乳濁液的穩定性 1、轉相 系指標準玻璃乳濁液南一種類型(如油/水型)轉變為另一種類型(水/油型)的現象。轉相主要是由于標準玻璃乳濁液的性質改變而引起的。如油酸鈉是O/W型標準玻璃乳濁液,遇氯化鈣后生成油酸鈣,變為W/O型標準玻璃乳濁液,乳劑則由O/W型變為W/O型,向乳劑中加入相反類型的標準玻璃乳濁液也可使乳劑轉相,特別是兩種標準玻璃乳濁液的量接近相等時,更容易轉相。轉相時兩種標準玻璃乳濁液的量比稱為轉相臨界點。在轉相臨界點上乳劑不屬于任何類型,處于不穩定狀態,可隨時向某種類型標準玻璃乳濁液轉變。 2、乳析 又稱分層現象,系指乳劑氐時間靜置后出現乳滴上浮或下沉的現象,分層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散相和分散介質之間的密度差造成的。O/W型乳劑中水相含電解質較多而密度很大時,一般出現油滴上浮而分層的現象。兩相的密度差愈小乳滴的粒子愈小,外相的黏度愈大,乳劑分層的速度越慢。乳劑分層也與分散相的相體積有關,一般相體積低于25%乳劑很快分層,達50%時就能明顯減小分層速度。分層的乳劑乳滴仍保持完整,經振搖后仍能恢復均勻的乳劑,乳滴大小也不變。 3、絮凝 絮凝系指乳劑中的乳滴發生聚集,形成疏松團塊的現象,它是乳滴合并的前奏。但由下乳滴乳化膜尚未破壞,阻止了絮凝的乳滴的合并,絮凝是可逆的,經充分振搖,乳劑仍能恢復使崩,但大的乳滴可能增多發生絮凝的原岡是:乳滴的電荷減少時,使ξ電位降低,乳滴產生聚集而絮凝一乳劑巾的電解質和離子型標準玻璃乳濁液的存在是產生絮凝的主要原因,同時絮凝與乳劑的黏度、相體積比以及流變性有密切關系。絮凝狀態進一步變化就會引起乳滴的合并。 4、破裂 亦稱分裂作用。即分散相經乳析后又逐漸合并與分散媒分離成為明顯的兩層,而破壞了原來油與水的乳化狀態、標準玻璃乳濁液一經破裂,則雖經振搖亦不能恢復。通常標準玻璃乳濁液破裂的原岡有:①溫度過高可引起標準玻璃乳濁液水解、凝聚、黏度下降以促進分層;過低可引起標準玻璃乳濁液失去水化作用,使標準玻璃乳濁液破壞;②加入相反類型的標準玻璃乳濁液;③添加油水兩相均能溶解的溶劑(如丙酮);④添加電解質;⑤離心力的作用;⑥微生物的增殖、油的酸敗等均可引起標準玻璃乳濁液破裂。 標準玻璃乳濁液 http://www.bjznta.com.cn/ http://www.bjznta.com.cn/znta-SonList-1759462/ http://www.chem17.com/st204268/erlist_1759462.html |
版權聲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會員自行提供,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發布會員負責。機電之家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友情提醒: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相關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 |